“好好好。”李世民转身离开了。
简直是来也匆匆,去也匆匆。
而就在李世民离开后,红秀给长孙皇后沏上一杯茶道:“皇后殿下,您刚才是在帮太子殿下说话吗?”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如此一问,倒不是奇怪为什么会帮太子说话。
而是长孙皇后刚才的话,太过偏袒了,而且都是自己的猜想,并未得到证实。
若是日后太子不是这个意思,陛下会不会怪罪?
长孙皇后微笑了一下,端起茶抿了一口,不甚在意道:“知子莫若母,承乾是本宫十月怀胎生下来的,不帮着他说话,帮着谁说话?再说了以前或许本宫不知道承乾想做的事,但如今本宫知道了,自然是要帮他。”
“本宫相信,承乾日后必定能成为千古一帝,名留青史。”
不得不说,当一个母亲夸赞自己儿子的时候,那是毫不掩饰,就如同现在的长孙皇后。
而且刚才她那番话很有引导的意味。
朝堂上之事,她也不是深处东宫什么都不知道。
别的事,她或许没兴趣,但事关李承乾,长孙皇后总是格外的关注。
所以世家和士族弹劾李承乾的事,李世民刚宣布下朝的时候,长孙皇后就已经知道了。
一直想着对策,等待着李世民的到来。
甘露殿。
房玄龄和杜如晦、长孙无忌、李靖、侯君集等武将都对视了一眼,等待着李世民的到来。
他们大概猜到了陛下叫他们来的事。
恐怕就是为了早朝一事。
而李世民从立政殿离开后,折返去了一趟自己的收藏阁。
这里面藏着他所有喜爱的东西,平日里打扫都需要有人监视。
特别是李承乾给他的蒸汽船,被李世民藏在了暗格之中,除了张阿难,无人知晓这个暗格。
看着蒸汽船,张阿难瞪大了眼。
不太明白,怎么好端端的陛下要把这东西拿出来。
等李世民双手亲自托举着蒸汽船走进立政殿的时候,杜如晦、房玄龄等人异口同声的行礼道:“拜见陛下。”
眼神瞥见了李世民手中的东西,一时间没认出来是什么。
还以为是陛下新得的什么物件。
李世民小心翼翼将蒸汽船放在了龙案之上,这才挥手让张阿难下去准备。
“都起来吧。”
“谢陛下。”众人起身,看见龙案之上的船。
嗯,有些怪异。
看着怎么像是铁做的。
而且船帆呢?
没有船帆,难道是用桨?
可也没见到桨啊。
李世民看着众人的视线,没有去解释,而是直接对李靖问道:“药师,太子的三大纪律,八项规定,你怎么看?”
众人都已经正题来了,也没有心思去管什么船不船了。
而李靖被点名,自然是向前一步,拱手道:“臣以为,太子殿下的想法很好,但不太适用于如今的官员体系。”
想法太过超前反而会得不偿失。
引起很大的麻烦。
大唐需要的安稳,或许过个几十年,等太子殿下的计划都完成了,自己也登上了皇位,可以实施。
但,现在不行。
哪怕是李承乾的老师,李靖也是这么公事公办的说道。
要说大公无私,李靖算是朝堂中的一股清流,不结党营私,拉帮结派,从未想过功高震主。
唯独被贴身太子党标签,那也是李承乾开出的条件实在是太诱惑了。
这才上了当。
反应过来也迟了,也只能是将计就计了。
李世民对李靖的话,倒是认同。包括房玄龄和杜如晦等人,都是有这样的想法。
现在的大唐不太适合。
可李世民却笑了笑,道:“若是这三大纪律和八项规定,专门用于军队呢?又当如何?”
“这......”不得不说,谁也没想过这个问题,就连李靖一时间都愣住了。
若这事是李靖提出来的,那么大家第一想法就是用于军中似乎不错。
可李承乾是太子,太子伸手去军队,是一种忌讳。
所以众人自然而然就把这三大纪律,八项规定套在了朝堂之上,完全忘记了李承乾如今身处在军中。
简单的过了一下脑子,李靖瞬间明白了李世民的意思,也能够看懂李承乾为什么直接公布在了大唐周报之上。
“回禀陛下,若是用于军中,自然是好。整顿军纪,是很有必要的,臣认为合适。”李靖拱手道。
就连房玄龄都好奇上前一步:“陛下的意思是,太子说的这个只是用于军中,不是用于朝堂?”
“怎么,不可以吗?”李世民眉头微蹙。
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