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的大唐才多少,一半。
所以这不是叫侵略,而是那块属于老祖宗的土地。
反抗的全都抓起来,判个战争罪,流放去潮州修房子去。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东宫。
王泉把这一消息告诉了李承乾。
他还挺意外的回问道:“你是说房玄龄正去龙城的路上?打算弹劾吐谷浑夜袭鄯州一事?”
“没错。”王泉偷偷看了眼李承乾,心中担忧的不行。
计划实施了,奏效了。
可要是被他人知晓,那可就麻烦了。
没错,吐谷浑偷袭鄯州一事,是李承乾安排的。
让王泉传信给郑玄毅。
找机会弄一下吐谷浑的边军,然后留下名字。
虽然不知道郑玄毅干了什么,但看吐谷浑的反应,恐怕是让吐谷浑吃了大亏。
不过细想一下,郑玄毅曾经好歹是校尉,统兵数百。
鄯州那边有顺丰镖局的镖师,都是退伍下来的精锐之士,李承乾倒不担心篓子捅多大。
也就是李靖还未回长安城,三路兵马还未撤回来,才敢去招惹吐谷浑。
不然的话,没有几万兵马镇守,吐谷浑真要发起混来,鄯州未必能够保住啊。
“去,告诉裴寂,让他准备准备,好好的找吐谷浑狮子大开口。”李承乾咧着嘴笑道:“告诉他,若是房玄龄问起来,就说是孤的意思。大唐都穷成啥样了,不找个机会好好敲他们一笔,对不起边疆将士的辛劳。”
“喏。”
王泉想了想,又问道:“那太子殿下准备如何敲吐谷浑一笔?”
说这话的时候,他脸上也是带笑的。
跟着李承乾久了,听见赚钱的事情,哪怕不是自己的钱,也是开心无比。
能够参与,那就是他最大的幸事了。
李承乾看了眼刚才还担忧无比的王泉,如今满脸笑嘻嘻的,有些没好气的白了眼。
顿了顿才道:“吐谷浑不是有一块湖吗?把鄯州城到西海这块地方割让给大唐即可。”
“啊?”王泉一愣。
自从李承乾几个月前计划着攻打吐谷浑,王泉也是看过舆图。
这鄯州以西,西海以东可是占据了吐谷浑大半个国土。
而且还都是比较富饶的地方。
太子殿下这确定是狮子大开口敲一笔?
吐谷浑恐怕情愿打这一仗,也不会同意。
“怎么了?有何问题吗?”李承乾还装小白的问道。
王泉嘴角抽了抽,问道:“太子殿下,这吐谷浑恐怕难以答应吧,哪怕打一仗,他们也不可能割让出来。”
西海那可是吐谷浑最重要的水源地。
再往西,那就进沙漠了,没有水源,让吐谷浑的人怎么活?
“跟孤有关系吗?”
李承乾就像是在说一件非常普通的事情,淡淡的语气道:“他要是答应了,孤还怎么出兵?不打仗,孤搞这些事干什么?”
而且不止要打仗。
还要把吐谷浑打下来,打下来以后,西域这条路上的劫匪也要好好的收拾一顿。
未来打通西域商道,保障商道商道安全是非常有必要的。
最起码安全了,能够节省镖师的成本。
如今顺丰镖局的成本开销还是太大,特别是西域这条路,利润被压缩的太少了。
王泉还有什么不懂的,连忙拱手应声:“喏。”
转身,便让人快马加鞭赶往了龙城。
而李世民还知道,他的逆子已经在布一个大局。
准备一举歼灭吐谷浑,清缴西域商道的劫匪,打起了征服四海的主意。
打的一拳开,免得百拳来。
趁如今大唐还没真正的到达盛世,那么就要把该打的仗打完,把该吃的苦,这辈人全吃了。
想到这里,李承乾提起笔把奏折扫到了一旁,开始写起了文章。
洋洋洒洒千字。
标题就是: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
内容则是提到了吐谷浑、吐蕃、高句丽等等,十数个国家。
含义就是大唐这辈人要把仗打完,后世子孙便能安享百年和平。
写完,便让纥干承基快马加鞭送往大唐周报的印刷厂,马上排版在下一期大唐周报出来的时候开始印刷。
里面的编辑组十数位文人,每次李承乾递过来的文章都会细细观摩。
但这一次的文章,让他们感触最深。
特别是那个标题,振奋人心。
慷慨陈词。
“好,写得好。”
“这辈子打完几辈子的仗,安享百年和平,太子殿下这简直是说出了百姓的心声啊。”
“就是,朝廷早就该如此了,大唐才建立二十余载,可几乎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