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穿唐记:太子的逆风翻盘 > 第689章 东宫被堵门要钱

第689章 东宫被堵门要钱(1/2)

    几日后,鹿鸣宴举办。

    正好孔颖达神采飞扬的参加了,一点都没有国子监被羞辱的样子,反而是春光满面。

    自从东宫出来之后,孔颖达似乎找到了自己的目标。

    被李承乾彻底折服的同时,也觉得自己曾经似乎是做错了。

    特别是用不了多久,他们便能去观摩大唐小学的授课过程,他非常的期待。

    在今日的鹿鸣宴,不少宾客看向孔颖达的时候都觉得兴奇。

    有一些官员旁敲侧击的打听,孔颖达也是丝毫不忌讳说了李承乾答应的事,甚至是洋洋得意。

    官员们直接傻眼了。

    这什么情况?

    国子监和孔家学堂的先生们要去大唐小学看教师授课?

    甚至还要学习大唐小学的授课方式。

    这好像他们日日出门,也没有消息闭塞啊,怎么一点都没有听说啊。

    此事也是传到了李世民的耳中。

    立政殿内。

    李世民听见这个消息,瞪大了眼,看向张阿难道:“这是孔颖达亲口所说?”

    “回禀陛下,确实是孔颖达在鹿鸣宴上所说,如今恐怕已经传遍整个长安城了。”张阿难躬身回复道。

    这可把李世民的眼珠子都要瞪下来了。

    发生了什么?

    他在哪?

    刚才张阿难说了什么?

    孔颖达儒家代表,要去大唐小学看授课过程,还要学习大唐小学的授课方式?

    这天下突然变得奇幻了起来。

    一旁的长孙皇后也不敢相信,讷讷的问了句:“这事承乾答应了吗?”

    “回禀皇后殿下,孔博士的意思是太子殿下已经答应了。”王泉好像是想到了什么,便道:“前几日东宫那边来报,似乎是孔博士去了一趟东宫,走的时候挺高兴的。”

    这么一说,李世民和长孙皇后对视一眼,几乎可以肯定了,这事是李承乾授意的。

    长孙皇后沉默了一会儿才道:“承乾这孩子心善,一心都是为大唐,为百姓办事,如今能够答应此事,恐怕也是想让国子监和孔家学堂能够如同大唐小学一般教授天下孩子学识。”

    “陛下,臣妾觉得这倒是一件好事,应该支持。”

    闻言,李世民还能说什么呢。

    长孙皇后都把话说的如此漂亮了,他再不答应似乎成了大唐的罪人了。

    “朕没有意见,张阿难,此事交代下去,务必要确保大唐小学的安全,不能扰乱大唐小学的授课秩序,违令者严惩不贷。”李世民最后一句话的语气极重。

    说明对大唐小学的看重。

    确实,一个才两三年的学校,就能够出七成的举人。

    到了科举还了得?

    “喏。”张阿难也知道事情的严重性,但想到了另外两件事,他便开口道:“陛下,如今军事学院和医学院已经招满了人,另外太子殿下似乎还下令在大唐小学旁要造一所中学,而且还说此次考上举人的学子不得参加科举,需要去中学进修。”

    嗯?

    “中学?”李世民和长孙皇后诧异道。

    张阿难表示非常为难,支支吾吾的解释道:“名字似乎叫大唐中学,之前去询问太子殿下之时,还明确说了不再扩招,想必这中学应该学的东西要比小学更为复杂。”

    这么解释,李世民就有些明白了。

    “意思是此次七成的学子明年不参加科举了?”

    “应该是如此。”张阿难点头道。

    李世民有些看不懂这操作。

    明明都能考上举人,为什么不让他们去参加科举?

    不说考个第一,最起码一部分人入朝为官是没问题的吧?

    但仔细一想,大部分好像都是世家和勋贵的子弟,其中还有皇子,他的亲弟弟。

    当不当官似乎不重要。

    “此事先由他去吧,不参加科举就不参加科举吧。”李世民无奈的挥手道。

    反正这些都是关系户,大唐还是以举荐为主。

    哪怕不参加科举,这群人恐怕家中也会想方设法举荐入朝为官。

    “喏。”说清楚之后,张阿难就退下了。

    反观长孙皇后在脑中细细琢磨。

    “观音婢,你是怎么了?乏了?”李世民有些担忧。

    如今长孙皇后的身体日益笨重,再过两个月恐怕就要生了。

    也是怀有身孕最关键的时候,绝对不能掉以轻心。

    长孙皇后回过神,微微一笑回道:“陛下切勿担忧,臣妾没事。只是想到这承乾设的中学,似乎有点意思,只可惜身子笨重不能前去看看,对这中学甚是新奇呢。”

    如此一说,李世民也被勾起了好奇心。

    “观音婢,等那中学建起来之后,朕亲自带你去看,看看太子到底在这中学搞了些什么东西。”

    什么东西?

    若是李承乾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