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穿唐记:太子的逆风翻盘 > 第660章 ‘镇国神器\’

第660章 ‘镇国神器\’(2/3)

服大海。”

    “难道父皇就没有想过,从大唐出发途径西域到达萨珊王朝需要半年多的时间,要是有了铁甲船两个月时间,就能够到达萨珊王朝,这途中节省的时间有多少?”

    “儿臣给父皇的天下地图,父皇可还记得?”

    想到那张天下地图,李世民微微颔首,如今还挂在甘露殿,每日都要看一遍。

    巴不得把每一处地方名字都记录下来。

    这天下太大了。

    李承乾见李世民点头,继续道:“天下如此之大,大唐难道要做井底之蛙,不出去看看,怎么知道外面的时间发展的如何了?光靠木船,要多少年才能把这天下看一遍?但是铁甲船只需要三五年的时间,就能够看遍天下。”

    “哪怕不为了天下,为了母后,父皇难道就不应该支持儿臣吗?”

    “观音婢?”李世民一听,眉头紧皱:“这跟你母后有什么关系?”

    感觉李承乾开始胡扯,为了他答应建造铁甲船,把长孙皇后都搬出来了。

    李承乾却很坚决的说道:“当然有关系,母后身体不好,特别是冬日,长安寒冷,不适合母后长期养病,儿臣想着冬日的岭南温暖如春,要是有了铁甲船,从长安出发,顶多半个月就能到达岭南。”

    “皇爷爷和父皇,冬日也可去岭南过冬,儿臣一片孝心,天地可鉴。”

    看着弓着腰的李承乾,李世民犹豫了。

    孝心他是感觉到了,只是对长孙皇后的孝心似乎更多一些。

    他似乎排到了全家的最后面,曾经的李老二,如今在李承乾心里,恐怕老三都排不上了。

    可却是,李世民心动了。

    早就听闻岭南的冬日温暖,不止是书籍之中,朝中在岭南带过兵的将军都如此说。

    说明这事是真的。

    可铁甲船耗费的恐怕比他想象的还要多,李世民又犹豫了。

    “那你说说,铁甲船耗费多少银钱?需要多少人力?又想要朕给你什么?”

    终于说到正题了。

    李承乾嘴角不易察觉的勾起,低着头拱手道:“父皇,铁甲船目前不宜声张,儿臣想要把铁甲船建造的地方放在特区,然后就是炼铁厂放在南崖工业园,炼钢厂放在造船厂旁边.......”

    “等等。”李世民听出味来了,问道:“炼铁厂在南崖工业园朕能理解,为什么炼钢厂要放在造船厂旁边?”

    这狗屁不想通。

    如今这什么厂,那什么厂,李世民早就从张阿难那里听说了。

    大唐一般称的是坊,可李承乾要称作厂,听着似乎霸气了些,李世民也就随他了。

    可现在这造船厂在特区,炼钢厂在特区,就一个炼铁厂还在长安附近,也就是送铁要千里之遥。

    怎么听都不合适。

    李承乾微微一笑:“因为岭南那边的铁矿稀少,想要大面积炼铁,还需要找新的矿源。至于为什么炼钢厂在造船厂的旁边,那更简单了,造船厂出现什么问题,或者需要什么规格的钢都可以马上跟炼钢厂沟通不是?”

    听着好像是这么回事。

    李世民微微颔首:“然后呢,你想让朝廷做什么?”

    对于铁甲船,李世民也是非常向往,唯一害怕的就是为了一艘铁甲船劳民伤财,没有必要。

    一个时代该做一个时代的事情,明知不可为而为之,那是愚蠢。

    李承乾嘿嘿一笑:“很简单,那就是希望父皇同意南崖工业园炼铁,而且批一些铁矿给儿臣,当然儿臣不让朝廷吃亏,原因给钱,多少钱父皇开价便是。”

    “若是朝廷的铁矿稀缺,那父皇也可以跟世家做做生意,买几个铁矿也成。”

    这些倒是不难,铁矿朝廷就有不少。

    可就当李世民放下戒备心的时候,李承乾突然又说道:“然后就是父皇向天下发布一条招贤令,儿臣还缺少一万名工匠,特别是铁匠。”

    “什么?”李世民眼珠子都瞪出来了。

    他听见了什么?

    一万名工匠,而且大部分还需要铁匠。

    开什么玩笑, 他大唐哪有这么多铁匠。

    可李承乾猜透了李世民的心思,直接回怼道:“父皇,您不要说没有,儿臣去查过了,大唐登记在册的铁匠人数超过了五万,哪怕是武德年间登记的,死也死不了这么多不是?”

    李世民差点气笑了。

    这逆子是全都调查完了,就等他一道圣旨是吧。

    “一万名工匠没问题,铁匠最多两千,这天下铁匠还要给百姓锻造铁器,没有铁器百姓该如何下地?”李世民打了一个折扣。

    “成。”

    反正李承乾心里预计是一千名铁匠就够了,有两千更好。

    随后这父子俩又开始探讨起了蒸汽机船。

    对于蒸汽船的好处,李承乾也是详细的说了,不需要人力是最大的优点,而航行的时候完全靠煤炭。

    只要煤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