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穿唐记:太子的逆风翻盘 > 第649章 东宫属官元氏叔侄

第649章 东宫属官元氏叔侄(1/2)

    没过多久,元裕和元偲就被王泉领进了崇教殿。

    二人见到李承乾的第一时间便躬身拱手道:“拜见太子殿下。”

    李承乾一直打量着二人的面貌。

    嗯,有些相像。

    就是年纪差的有点多,一个看上去四五十了,一个只有十多岁的样子。

    很容易便分辨出来哪个是元裕,哪个是元偲。

    毕竟太子右庶子不可能是一个十几岁的孩子,嗯,在李承乾这里十几岁就只是一个孩子而已。

    而在大唐,十几岁的人,恐怕都已经上战场了。

    “起来吧。”打量了许久,李承乾才说了这一句话。

    “喏。”

    二人直起腰,不敢与李承乾对视。

    李承乾是太子,那就是属于皇家,与皇家之人对视,视为无礼。

    看着二人这样子,李承乾忽然想笑。

    一个武将集团培养出来的后代,竟然如此谦逊有礼。

    看着元裕,李承乾率先开口道:“先生,孤之前从未与先生打过交道,而且孤一直认为,孤不需要学习任何的东西,不过今日孤倒是有问题,想询问先生。”

    “太子殿下过谦了,臣本就是侍奉太子的,掌管东宫事务,这声先生臣不敢当。”元裕懂礼节的说道。

    太子右庶子,说是教导太子读书,但是这个书是不一样的。

    更多的就像是元裕所说,侍奉太子。

    掌管东宫纳言、启奏、监督等事务。

    说句难听的就是一个秘书,只是太子处理政务生疏,需要这么一个人辅佐罢了。

    别看这太子右庶子品级不高,可等太子登基,未来很有机会进入三省。

    成为大唐的仆射。

    李承乾笑了笑,元裕这态度,就让他放心了。

    就怕一上来就是老师训学生那种,那他可没有那么好的脾气,毕竟此李承乾非彼李承乾。

    “好,那孤就问了。”

    “请太子殿下询问便是。”元裕几乎是李承乾说一句,他答一句,也不多话。

    李承乾更满意了,问道:“孤对关陇士族不甚了解,还请先生给孤讲解讲解,如今这关陇士族在朝堂的官员有多少,分别各占何职?”

    “这......”第一个问题就这么犀利,元裕愣住了都不知道怎么回答了。

    旁边的元偲也是瞪大了眼。

    他们并未听说朝堂上之事,只是知道长安城最近在清剿那些帮派,是太子殿下的手笔。

    如今太子询问关陇士族,跟长安近日发生的事肯定有关。

    身为勋贵的后代,他们岂能不知帮派背后之人。

    一个十几岁的孩子都明白的道理,元裕不可能不明白。

    “怎么,这个问题,这么难回答吗?”李承乾蹙起了眉,表现出一些不悦的神情。

    在关陇集团中,元氏属于那种闷声发大财的人。

    未来也出过皇后和大量的宰相。

    一个武将世家弃武从文,祖辈的那点功勋已经照耀不住家族,后辈武艺、兵法又不行,所以他们转而考科举,还真被元家整出来不少宰相。

    就跟一家公司转型,他们属于转型成功的一类。

    而没有转型成功过的,很有可能消失在历史长河之中。

    元家是幸运的。

    元裕反应过来,连忙回道:“回禀太子殿下,关陇士族从原先的核心二十多家人,如今掌握权势的剩下的十余家。其中最显赫的要数长孙氏,皇后殿下也就是太子殿下的生母出自长孙家,而长孙尚书与陛下从小情谊深厚,建立大唐后功勋卓着......”

    对着长孙家是一顿夸。

    李承乾都佩服元裕的口才,但这不是他想要的,连忙摆手打断。

    “停停停,孤问你的是关陇士族,不是长孙家能懂?”

    “臣明白。”元裕看多是躲不过去了,抿着唇便开始叙说起了朝堂上关于关陇士族的情况。

    大致和李承乾了解的差不多,可还是有一些不一样。

    那就是渐渐没落的家族。

    本以为本以为窦氏,也就是他这个太子的祖母娘家已经没落了,可没想到在朝中依旧有不小的话语权。

    然后就是京兆韦氏。

    京兆韦氏反倒是比李承乾了解的更加的恐怖。

    几乎在六部都有京兆韦氏的身影,而且后宫还有韦贵妃,韦昭容。

    韦昭容是韦贵妃的堂妹。

    京兆韦氏不止在后宫塞女人,基本上长安城勋贵都有联姻,要不是五姓七望不与外族通婚,恐怕京兆韦氏会把自家女儿都送进去。

    啧啧啧~

    李承乾咂巴着嘴,想了想。

    如果是这样的话,京兆韦氏倒是一个很好的突破口。

    而且记忆没错的话,后世韦贵妃的地宫距离昭陵地宫很近,说明深的李世民的信任。

    事实也是如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