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征服世界:从击杀穿越者开始 > 第63章 桐村情况

第63章 桐村情况(1/2)

    在京城的时候,我还未感觉到异常。

    越发的远离京城,尤其是出了京城后的道路后,我就感觉有些不对。

    走在大路的百姓青年的占比要比京城一成,进城与出城的妇孺、老人多了起来。

    按理来说,应该是青壮年出来谋求生路,这样的年龄比例虽然不说是畸形,可也明显看出缺少青壮年。

    我暗自感慨:“或许,这就是钟尚书一定要我出城的原因。”

    连京城都能看出一些端倪,伊国边远地方的青壮年大多会离乡。

    是什么原因我也能知道,参军和服徭役。

    这可不是我逼他们去的,真的!

    这些年,伊国已经被我打造成“崇尚武力、当兵光荣”的现象。

    不管是士兵还是徭役,朝廷肯定不能只宣传死了、残了、失踪了的消息。

    要在这里面抓一些“典型”,比如士卒立功,就给他官职。

    比如徭役立下大功——哪怕没有立功,找也要找出来。给他一些田产、钱财,让他当一个亭长就行。

    不管是士卒的“杀敌有功”、“攻城有功”、“御敌有功”,还是徭役的“护粮有功”、“运粮有功”,朝廷都是大肆宣传。

    这就导致一个问题,百姓更加主动地参军和服徭役。

    他们不知道这样会死吗?

    他们当然知道,但这是一个出人头地的机会,他们渴望改变家族的生活。

    勤劳是不能致富的。

    作为几代、十几代都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农民,他们比谁都知道这个道理。

    因为祖辈已经用自己的经历告诉他们,如果按部就班,他们祖辈的结局,就是他们的结局。

    而伊国就是给他们这么一个逆天改命的机会,不用担心立功被贪墨,不用担心战死无抚恤金。

    我不想为自己狡辩,我确实是在利用他们满足自己的“一己之私”,可我也没有愧对过他们。

    “少爷,到了。”

    马夫的声音把我拉回现实,下了马车,就看到一个村子。

    现在是午时,正是吃饭的时候。

    一缕缕黑烟从屋顶的茅草和瓦片钻出,我能闻见空气空气中散发的饭菜香味以及……牛粪味。

    低头一看,路的左边就是一串排列整齐的牛粪。

    在马车前面的是三个小孩,高矮各不相同,最高也只到我的腰间,最矮的是一个小女孩,年纪可能就在五六岁。

    他们背上都挂着背篓,停在距离马车五米的路边,小心翼翼的看着车队,不过眼神总是时不时的瞅地上的牛粪。

    仔细看他们的背篓,里面居然装着牛粪。

    我对着钟小姐说:“带路。”

    “好。”她捂着鼻子出来,我能从她的眼睛看出她已经后悔跟过来。

    ……

    很快,在钟小姐的带领下,我来到了一处房屋下。

    屋子是以牛粪、泥土、稻草、禾秆、竹条建造,屋顶是芦苇、菖蒲构成的茅草房。

    两名禁军率先进到屋子里,一通检查才出来说道:“没有问题。”

    这房屋不大,从外面就能看得出来,占地长为四米,宽不到三米,高也有三米多。

    我的第一反应就是:我被我的臣子给流放了!!?

    一名禁军离开了队伍,朝着西方走去,他是去确认其他禁军的位置。

    我出这么远的门,自然要有所安排。

    梅无涯带着一千禁军在邻村驻扎,理由自然是缉拿逃入深山的乱党。

    反正不是保护皇帝的“借口”,这里就算有什么埋伏,我自认为跑到一个村的距离还是能做到。

    我是相信钟尚书,可该有的防备还是要做。

    我问钟小姐:“那个人呢?”

    “我爹说,他有时候会进山采药,估计要等一两天。”

    她捂着鼻子:“我去见彭娘子,马上回来,天要黑的时候再坐马车离开。”

    我问:“你和马夫两个人回去不安全吧?”

    “放心,彭府有钟家的人,他们会送我回去。”

    “彭娘子是?”我有些疑惑。

    “就是彭校尉的娘子,就是之前攻打南封国夺旗的彭校尉妻子,喏,他家就在那里。”

    彭小善,我立刻想到他的全名。

    顺着她的玉指看去,看到整个桐村最富丽堂皇的院落。

    那院子的规模如果在京城,那几乎是排不上号,可在这村子里就显得很高级。

    整个村子,瓦房只有不到一成,其余都是茅草房。

    瓦房不是普通人就能建造,至少有些家底。

    劣质的瓦片,一般一文钱一片。

    好的青瓦,一片三到五文钱,按最少六百片计算,光是瓦片就是六百文到三两。

    想要住上瓦房,至少要花十两银子。

    当然,这是六七年前的价格,现在具体什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