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简单。
孙源,年二十七,元州前都安侯之子。
都安侯,十二年前因结党谋私被抄了满门,这件事的背后就有护君侯的推波助澜以及诬陷,至少孙源是这么说的。
孙源之前也想过参加科举,为他父亲申冤。
但……他是一个瘸子,在仪态方面就已经被筛选掉。
他只能通过百姓传达给县令护君侯的不法行为,也包括用良田种植牡丹,也想要通过县令传达给皇帝——我。
不过我也没有太多的办法,因为这样的世家比比皆是,在没有足够证据面前,我是不会对他们动手。
当然,如果他们惹恼我,哪怕没有证据,也会变出证据。
孙源通过说书先生怂恿百姓决堤,本打算再让侯府的人因此打死几个乃至几十个百姓,把罪责安排到护君侯身上。
他这些年也不是白活着,也收买了侯府的几名家丁护院,让他们杀护君侯他们不敢,但杀几个百姓肯定不会手软。
后来全有换决堤,护君侯也默不作声,还要求不准对百姓动手。
他的计划泡汤,随着谦智作为钦差到来,他想嫁祸护君侯,在重金的诱惑下,两名奴仆答应他的计划。
一人负责在茶里投安眠药,另一人则是知道谦智有爬山的习惯,特意找了一个好地方,不断吹嘘风景怎么怎么美。
他想在谦智不注意的时候将其推下山崖,却不想被谦智察觉,他一不做二不休,在山上扭打起来,闷死谦智后再丢下山崖。
随后,他找到孙源,希望能多给些钱财,并且威胁,不给钱财就告发护君侯。
这还得了?孙源自然极为乐意,假装关了他十多天后,“不小心”让他逃跑。
至于另外死亡的那名家丁,是因为太过忠诚,没有接受孙源的诱惑,被其杀死埋于杂草旁边。
案件就是这么一个案件,事情就是这么一件事情。
孙源判了秋后问斩,本想抄他三族的,奈何他三族早就没了。
至于护君侯的事,需要我来决定。以他不知轻重为由,罚了他一些钱财,以及收回百亩良田,其中就包括那牡丹田。
萧破武字里行间都透着:“快让我来查十几年前的案子,一定包你满意。”
为了防止她回来祸害我,一直念叨个不停,我同意了她的暗示。
我也希望能够通过萧破武把护君侯打垮,最少也要把他们的“世袭”拿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