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征服世界:从击杀穿越者开始 > 第52章 大典开始

第52章 大典开始(1/2)

    对于祭天大典,我特意找来太史令司徒群,询问他今年的情况。

    但他摇头,用着很真诚的语气说:

    “陛下,现在是三月,这个时间怎么可能知道之后的事?至少也要五六月才能看出一些苗头。

    不过,今年应该不会干旱,连年干旱的不是没有,但很少。”

    ……

    五月十八,暴雨!大暴雨!

    这贼老天是耍我吧?

    五月,理论也不是下大雨的时间,可偏偏就下了暴雨。

    ……

    五月二十六,元州漓江决堤。

    不是因为之前去治理河道的官员饱中私囊、偷工减料,而是地方郡守主动决堤,也就是人为决堤。

    奕江郡郡守是全有换,他被我下放到地方历练,也让他去了解一些民间疾苦。

    全有换决堤的原因他也上书奏明,这雨下得太大,水太多了,江水都要溢出河道。

    白花郡矿县的作物、房屋都被水淹没,已经要危及百姓性命。

    百姓卢昌异百来人请求县令决堤河道,使得水势减弱。

    河道边有一处低洼,那里有五十多亩良田,但……都是种牡丹。

    用良田种牡丹?这事我也不是一无所知。

    但这田还真不是我能管的,这田是世袭侯爷——护君侯的产业。

    他祖上是拼死保护过伊国开国皇帝,其中细节就不必多说。

    护君侯的田产千亩是有的,怎么处理这些田地是他的自由。

    护君侯夫人极为喜欢牡丹,他为博美人一笑,此特意种了五十多亩的牡丹。

    牡丹一般在四五月开花,这个时间其实已经凋零大半,但县令不敢得罪护君侯,就把消息上报给白花郡郡守。

    郡守也决定不了,如果再把消息传回京城恐怕百姓已经有所伤亡,为此他找到了之前的榜眼,现在的奕江郡郡守全有换。

    在这件事上,他们有很多的顾虑。

    一、之前伊国耗费人力物力财力,才刚刚修了没几年底河道又决堤?这怎么对朝廷交代。

    二、附近地势低洼的只有种植牡丹的那块地,谁会想得罪一位世袭侯爷?

    三、谁能为这次的灾难负责?

    最终,全有换从奕江郡到白花郡观察,最终决定——决堤!

    他带着衙役和百姓在牡丹田边缘挖开河道,最终一泻千里,最终水淹牡丹田。

    全有换在奏书上说,一切都是他的决定,希望我能放过底下官员和参与决堤的百姓和衙役。

    我:……

    全有换以为我是什么?昏君吗?连轻重都不知道吗?

    我往身后的椅子靠了靠,这都是什么跟什么?这还需要犹豫什么?

    如果低洼是粮食作物,我可能会犹豫一会,可牡丹是什么鬼?能吃吗?

    淹了就淹了,它们有百姓重要?

    我也没相信全有换的奏书,肯定是要派人下去核实。

    礼部员外郎谦智,礼部尚书的族弟,由他作为钦差前往元州核实情况。

    ……

    六月初一,大典正式开始。

    其实没开始,就已经结束了。因为已经证明今年并非“风调雨顺”,除了昭示伊国的强大,也没有任何意义。

    地点位于京城外十多里外的平地上,场面庄严而隆重。

    光是军队就出动除寇军两万士卒,还有负责管理道路的衙役,一些家丁、丫鬟。

    还有等待屠宰的牛、羊等牲口,路上的树枝隔一段距离都有一些黄色绸缎捆绑。

    因为雨下了很多天,道路有些淤泥,但中间有一块百米长的红色布条,宽约有一米。

    这些布也不知道本来就是一块布,还是多块布缝合在一起,反正以我的眼力还真看不出来。

    布上倒是没有脚印,没有人敢踩在这块布上。

    布块两旁都是各大官员,能参与祭天的无一不是朝廷中的重臣,他们身着华服,神色肃穆,共同见证着这一重要时刻。

    位于最中间的是一口三足圆鼎,表面刻画着一些山河日月,以及一条“半死不活”的龙。

    主要是年代久远,龙身已经有些残缺,更是找不到另一只龙眼。

    这件事我其实是知道的,谦尚书本来打算重新快速铸造一口大鼎。

    常规制造这样的大鼎至少需要一年的时间,咬着牙也能三月铸成,只不过会非常的粗糙。

    毕竟只是走个过程,除了抬鼎的人,也没有多少人能看到这破旧的鼎。

    上面还有许多的痕迹,透露出历史的沧桑。

    我在百官期盼的眼神下,走在红布上,那感觉……好像走路都带风。

    一路来到鼎前面,我手上的香上下动了三下,算是对上苍行礼了。

    按礼部规定的礼仪,我是要一跪三叩。

    但抱歉,我的腰太硬了,除了在太后面前,根本弯不下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