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征服世界:从击杀穿越者开始 > 第39章 苏毅约战

第39章 苏毅约战(1/2)

    三天后。

    莲城,虽然少了周展功和颜五的军队,但因为珀城已破,沈易东让兴宁、忠护两军前往支援。

    悯州忠护军,这次并没有参与进攻珀城,因为他们前不久因为苏毅的一把火损失了一些人,这一个多月一直在补充士卒。

    随着两支军队的抵达,莲城也被攻破了,只要再攻破唐国国都——卞城,卞州就就是伊国的。

    虽然苏毅有可能逃往遂、原、晋、辽三个半州,可也没有多大的意义了。

    兵都没有,他光有地有什么用?

    我也了解到,无畏军还有两万三,无阻铁骑还有三千,当然,只是一个大概。

    除了无阻铁骑,打到现在,损失最大的军队都已经有一半的伤亡,损失小的也有三成。

    之所以人数看起来没有减少太多,那是因为伊军是边打边收拢降卒。

    就比如这次的攻城,往往冲在最前面的伊军士卒和唐军降卒是一比二。

    明面上是给唐军降卒一个表现自我的机会,实际上也有保存伊国实力的原因。

    周展功、颜五、萧破武、朝邵欧、文将军,留在伊国内的军队就有十万。

    步卒对上骑兵有些劣势,但赤昭也不会蠢到用骑兵攻城。

    同时,也是为了缓解后勤压力。

    随着越是深入唐国腹地,士卒越多,后倾的压力越大。

    唐国不像南封国,他们一些地方上的粮仓,那时真的空空如也也。

    无法使用唐国的粮食作为粮草,相反,因为唐国百姓,还要分出一些粮草。

    本来,百林、骁勇、无畏为一路大军,虎翼、兴宁、忠护为另一路大军。

    不过随着之前的两军汇聚,再次变成了一路大军。

    现在七军调回了两军,总体还有超过十五万士卒,不过在长治郡和芦郡的只有七万万。

    因为苏毅还有四万大军,我让后方留守的三万军队上到最前线。

    这三天,已经攻破长治郡和芦郡一些城池,他们也没有太多的抵抗。

    百姓是愚昧,但不是傻,现在局势已经非常明了,让他们举旗造反他们不敢,可让他们归顺还是很容易。

    ……

    我没打算直接攻打卞城,连有两万士卒驻守的珀城都要付出四万多士卒的代价,鬼知道打下卞城要付出多少人?

    我本打算先收了除卞城之外的卞州以及原、晋两州,卞城是围而不打。

    结果,有士卒通报,唐国使臣求见。

    来的人是一名儒雅青年,明明天气已经转冷,却拿着一把羽扇扇风。

    士卒对我低语:“羽扇已经检查,并无暗器。”

    我轻轻点头示意他下去。

    那青年说道:“外臣郭植,参见伊皇陛下。”

    他毕恭毕敬地向我行了一个礼,身体微微前倾,态度显得极为谦卑。

    不知何时起,四国之间流传着这样一个传闻:伊国的皇帝热衷于斩杀敌国的使臣。

    这一传闻使得许多敌国的大臣都对出使伊国心生畏惧,唯恐遭遇不测。

    我嘴角微扬,似笑非笑地看着他,说道:“怎么?苏毅这是打算投降了吗?”

    然而,他的回答却让我有些意外。他的语气突然变得异常强硬,毫无示弱之意:

    “并非如此!吾皇派遣外臣前来,乃是为了给陛下传达一封信。”

    说罢,他从袖口处小心翼翼地取出一道金光闪耀的圣旨。

    之所以能一眼认出这是圣旨,是因为它与我平日所用的圣旨颇为相似。毕竟,五国原本同属一个国家,在许多方面都有着共通之处。

    苏毅的圣旨递到我面前,我缓缓打开。当我看清圣旨上的内容时,心中不禁涌起一阵惊愕。

    苏毅竟然向我发起了挑战,要约战我!他竟敢以区区四万之众,去迎战伊军的十万士卒。

    苏毅连时间、地点都安排好,就在十月二十五白林草地。

    白林,之前是有一种树干的白的竹林,后来遭遇无节制的砍伐,现在变成了一片草地。

    我仔细的看着下面的使臣,他一点也没有喘气和焦急。

    从这里到卞城,哪怕是马不停蹄,最快也要一天的时间,一个来回就是两天。

    再算上苏毅知道珀、莲两城沦陷才下定决心,怎么着也要花一天的时间考虑,如果有意外,还要和百官讨论好几天。

    那些官员是不会轻易让苏毅带着军队野战,对于百官,我很有经验。

    而且,一晚上的赶路,人都是非常憔悴的,就连我骑半天的快马,就感觉全身的骨头都散架了。

    就这么一个儒雅书生?他能扛得住?

    为此,我得出一个结论,苏毅恐怕早就预测到珀、莲两城被攻破,早就让人带着圣旨在这附近等着。

    想到之前史进说的话,苏毅要求两座城池都要守到十月十五。

    我有十成的把握,苏毅有埋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