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征服世界:从击杀穿越者开始 > 第29章 伊国异动

第29章 伊国异动(1/2)

    三月初二,沈易东就指挥大军对唐国发起进攻。

    回归到正常的生活中去,开始翻土播种,耕耘自己的土地,期待着丰收的到来。

    事实上,这一点我在之前就已经有所预料。

    如果,我只是说如果:伊军在与唐国的战争中遭遇惨败,被唐国军队击退,那么同样会引发一场激烈的战争。

    而在这个过程中,那些已经茁壮成长的粮食幼苗无疑将会遭受严重的破坏和糟蹋。

    到那时,唐国的百姓们恐怕会有一部分人站在伊国这一边,因为他们的生活和利益受到了直接的影响。

    毕竟,对于普通百姓来说,战争带来的只有破坏和损失,而他们最关心的还是自己的生计和未来。

    但,同样的道理,伊军要进攻其他地方,难度也会增大。

    ……

    三月十日。

    沈易东很快上了一本奏书给我,他无法指挥这二十万大军。

    与其说是不能指挥,倒不如说是分的太散,命令无法及时下达。

    唐国与现在的伊国有很多接壤的地方,与宁、悯、奎、林、甘五州接壤。

    他建议将战场一分为二,将宁、悯的为一路大军,奎、林、甘为另外一路大军。

    并且,他还举荐,让谷将军作为另一支大军的主将,从头到尾都没有提他要做哪路的大军。

    我知道他是避嫌,我也没有那么小心眼,让他全权安排,但如果两位主将意见不一,依旧以沈易东的命令为主。

    并且,我更加的注重两军的后勤,其中有六成的粮草是由南封六州负责。

    因为对唐国发起的战争,钟尚书和程千余连连上奏书,希望我能停止战争,让百姓得到休养生息的时间。

    但我拒绝了,打仗哪有不死人?

    这个时机是最好的时机,过了今年,唐国会有其他变故。

    保不准苏毅拉拢了民心,保不准今年唐国风调雨顺,而伊国会遭遇各种灾难。

    如果真是这样,那我就更应该发动战争。

    保不准苏毅发现了“红衣大炮”的问题,决定亲自打造,明年说不定就有二十多门的炮。

    如果真是这样,说不定明年,唐国还会主动向伊、北陵两国进攻。

    百姓或许以为我为了一己私欲而发动战争,事实上也确实如此,但也有一部分是为了伊国的百姓。

    当苏毅打进来,我可不能保证自己的百姓会不会被唐军当人。

    再者,处于伊国位置的不同,他们也无法理解我的想法。

    有时候发不发动战争还真不是我说了算,而是伊国到了必须发动战争的时候,现在的心软,只会要了我的命。

    伤亡是肯定的,我无法避免这一点。我只能给士卒、民夫足够的赏赐,有功就赏,有过就罚,尽量不取他们的性命。

    ……

    三月十一,北陵国也对唐国发起小规模的战争,北陵皇帝没有来信质问我,这让我很意外。

    唐国,也是八个州,从南到北的名字是:

    宿、曲、巫、遂、卞、原、晋、辽。

    之前宿州已经被攻下半州,现在主要是对宿、曲两州进攻。

    而北陵主要是进攻辽州,他们没有大规模进攻是想要等到春耕结束。

    对此,我要求文将军和朝邵欧多注意北陵国的动向。

    ……

    四月初一,进攻预料之中的顺利,攻下了整个宿州和半个曲州。这样的战果让北陵皇帝不再犹豫,派出了号称“三十万”的大军。

    我也收到了唐国吏部尚书史进的传信,苏毅决定御驾亲征,并且运输“红衣大炮”到巫、曲、辽三州。

    一共有十三门炮,运输过来找对付伊军的就有十门,另外两门则运到辽州。

    史进还说,苏毅自己打造的有三门,而这三门全在巫、曲两州。

    我只想说:苏毅,谢谢你看得起我。

    ……

    早朝,伊国内部也不安宁,我听着官员们上奏的消息。

    主要有三点:

    一、之前销声匿迹的天顺王、伊兴王以及三皇子的余孽竟然突然冒了出来,这无疑给伊国增添了更多的变数和不确定性。

    二、与此同时,南封六州的世家似乎也开始蠢蠢欲动,他们的举动让人不禁心生疑虑。

    这些世家在当地势力庞大,他们的意向往往能够左右一方的局势,现在更是能扰乱我的后方。

    三、一些州的屯田兵竟然也有了造反的意图。

    他们趁着这个机会,要求朝廷给他们好吃的,把给他们一年一发的军饷改为一月一发,并且,希望得到的军饷能更多。

    面对这三点,我始终保持着高度的怀疑态度。

    通过仔细聆听官员们的言辞,我敏锐地察觉到其中有些所谓的“罪名”,不过是政敌之间相互抹黑的手段罢了。

    特么的,都什么时候了?就不能把心思放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