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征服世界:从击杀穿越者开始 > 第69章 琐事、要事

第69章 琐事、要事(1/2)

    最终我还是没有刨秦明的坟墓,一来没时间,二来不知道秦家姐妹把他埋哪了。

    我找个时间去了一趟太后之前的住所,果然在床下看到小露他们说的隐秘机关,里面确实是一个密道,在地下室门口就有几张蜘蛛网,地面上也是厚厚的灰尘。

    显然,短时间,至少半年来没有人进去过。

    太后之前还说想要让我把她放出宫生活,开玩笑?我会答应?

    倒不是我对她有什么非分之想,就只是因为她的身份特殊——当朝太后。

    她要是出去与某个男人“真心相爱”,那成什么样?

    恐怕那个男人会说:“哈哈!我和先皇睡的都是同一个女人,当今皇帝见了我,也得喊我一声‘伯父’。”

    这是关于皇家的颜面,这样的事我是不会同意的,除非她死了,或者假死。

    不过她好像不接受假死这一个计划,也不知道她在想什么。

    难不成是真死?以她的性子,也不是不可能!

    ……

    我继续关押不到四分之一的官员,其他人则是放回家,继续各司其职。

    晚上,我颁布了自己意义上的第二道圣旨,要在二月中旬提前诞生新的状元。

    计划在十一月中旬,十二月中旬,一月中旬、二月中旬分别举行县试、郡试、州试、会试。

    我其实是想一个月就完成人才选拔的过程,可这显然是不切实际的。

    消息传遍整个伊国,最快需要十天,然后由地方官员商讨出题,而学子们也需要时间准备,一些离县城远的需要两三天的路程,州城和京城就更远了。

    其实我也知道,即便是这样选出来的人,也不见得有多优秀。

    下面的官员已经烂了,肯定会有与学子提前“通气”的情况,甚至是徇私舞弊。

    但哪怕是在屎里找金,我也得扒拉扒拉,不求有多颗“金子”,一颗也行啊!

    再说,年轻的总比老奸巨猾,久经官场的老官员们好对付,他们还可以改正。

    我还规定,州试、和京城的科考是由两处地方机遇资金补助,考生原户籍县,以及要考试的州城和京城负责。

    要求出的钱不多,半贯钱到二两,由地方考虑自身情况后选择补助钱财的数额。

    我不认为地方上出不了钱,他们一年能贪多少我不知道,但绝对不少。

    真遇到不出钱的地方官员,那就只能先委屈那些学子,让他们自己想办法或者克服一下。

    我要那么多学子干什么?自然是为了换掉那些不作为的底层官员,我巴不得他们不给学子钱财,之后直接可以先用这罪名罢免他们。

    ……

    在六部之中,户部的情况可谓是最为糟糕的。

    原本应该有众多官员负责管理国家的财政事务,但如今却只剩下区区四人还能保住他们原来的官职。

    而其他的官员,则全都被关押在天牢之中,接受审讯。

    国库空空如也,这显然是这些官员失职所致。他们对于国家的财政管理不善,导致了如此严重的后果,罪责自然是难逃的。

    若非担心户部因此无法正常运转,我恐怕连这仅存的四人都不会启用。

    至于那些尚未被释放的官员,若他们无法立下重大功劳来弥补自己的过错,那么他们的三族恐怕都要为他们的行为付出代价了。

    六部尚书全部罢免,礼部尚书和工部尚书暂时由宁博、谦贤担任。我手下的文官太少了,唯一能拿得出手的就是北陵国的程千度程千余兄弟。

    两人一人在刑部,一人在户部,都暂时担任侍郎一职。

    程家的祖上做过北陵国刑部尚书,多多少少知道一些门道。他们两个是北陵国的人,我自然不可能让他们直接成为尚书,但给予了他们足够的信任——谁叫他们势单力薄呢?

    这算另一种形式的“孤臣”,离开了我,他们啥也不是。

    官员少了,奏书却多了。

    北边泗州白明郡山匪横行,郡守请求朝廷让泗州将领谷将军派兵剿灭。

    东边元州出现多例连环命案,郡守、太守束手无策弄得民心惶惶。

    阳州江面水贼横行,劫掠行商和官府的船只。

    这两个州还同时受到之前水涝的影响,百姓流离失所,病死路边,尸骨成山引发了瘟疫。

    奏书上所说,朝廷一直没有拨款安置百姓,希望朝廷赶紧派人过来处理。

    南边奎州连连告急,由太守和安定军翻将军连连上书,希望朝廷拨下银子重整兵马,再次围剿“万林”山贼。

    同时,还上了一本“书”,上面全是“英勇”与山贼战死的士卒名单,这是向朝廷索要抚恤金。

    西边悯州倒是没有什么大事,可“小事”却是一天一件。

    太后这个“大聪明”收下南宿郡后,没有驱赶原唐国的百姓离开,而是让部分受到决堤的悯州百姓,尤其是武幽郡百姓迁到南宿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