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爱卿,你和曹大夫吉期已过,朕今天是参加你的家宴,也顺道表示庆贺,这些礼乐就免了吧。”
魏笙武赶紧躬身道:
“陛下英明,微臣心中怕怠慢了陛下,所以才安排了这些伶人来助兴,既然陛下有旨,微臣就让他们撤了吧。”
一旁的葛雄飞“啧啧”称颂,说:
“陛下视伶人如尘芥,远俳优如避溺,此等自律,如磐石立中流,不为浮浪所动;似朗月悬高空,不以微光而移。帝王之智,不在于逐声色之娱,而在于固帮本之基。陛下真乃千古难得明君啊。”
一道道精致的菜肴端上了高笙书身前的案台,一旁的一个小黄门拿了一双筷子,在每道菜里都夹了一点,在旁细嚼慢咽。约莫过了半盏茶的工夫,见小黄门无恙,高笙书才慢慢开始食用。
魏笙武和曹文君两人举杯向高笙书敬酒,说:
“陛下英明神武,长驱直入,攻到蛮夷都城,让那蛮夷大单于俯首称臣,让骚扰我朝多年的蛮夷之患一朝解决。更难得的是,亲率大军横跨长江天险,吞并江南,一统华夏,如此丰功伟绩,真是值得千秋万代百姓的敬仰……”
“哈哈,虽然荡平蛮夷和吞并江南都是朕亲自挂帅,但你们夫妇二人功不可没,朕也要敬你们一杯。”
葛雄飞也在一旁凑热闹,说:
“陛下从善如流,嫉恶如仇,常不耻下问,虚怀纳谏,君臣围坐论经史、商民生,无有尊卑之隔,唯有赤诚相待。我朝如今君明臣贤、上下同心,以致政通人和,四海咸宁,将来当为千古佳话。”
几人不断觥筹交错,喝得十分尽兴。魏笙武对夏谷和楚中天说:
“两位将军,今日难得君臣欢聚,你们也一起喝上几杯吧。”
夏谷和楚中天正在犹豫,高笙书说:
“既然韩亲王说了,你们也一同陪朕尽尽兴吧。”
于是,魏笙武吩咐下人搬上了案台,让夏谷和楚中天坐了下来。
不到一盏茶功夫,葛雄飞不胜酒力,靠在案台上开始昏睡,高笙书也是酒酣耳热,话语也渐渐开始多了起来。
正在此时,忽然听得门外一声叫喊:
“有刺客!”
夏谷和楚中天立刻从座位上跳了起来,持刀护卫在高笙书身旁。而魏笙武也起身大吼:
“哪里来的刺客,敢到太岁爷爷头上动土!”
说着,他冲到了屋外。这时,门外冲进来十余个蒙着面纱的黑衣人,手舞明晃晃的钢刀,向着高笙书扑去。
夏谷见状,一脚踢翻了高笙书身前的案台,一个纵跃,上前与那十余个黑衣人厮杀起来,而楚中天则是急得大喊:
“御林军何在,速来护驾,速来护驾!”
可是,御林军将士并无人进来酒驾,楚中天气的直跺脚,却也是无可奈何。
不过,总算夏谷武艺卓绝,须臾之间,这十余个蒙面人在他的刀下非死即伤,都倒在了地上。然后,他回身与楚中天一道驾着高笙书冲出了宴会厅。
可是,他们一到屋外,却见又有数十个蒙面人正向他们包抄上来,而魏笙武已不见踪影。
夏谷临危不惧,又从旁抢过一把钢刀,然后,双刀挥舞得滴水不漏,杀向了蒙面人,而楚中天则是护卫在高笙书身旁,一起向着龙湖山庄的大门那边靠近。
正当他们君臣三人惊险万分的冲到大门口,却听得身后魏笙武一声怒喝:
“统统的都是酒囊饭袋,今日如不擒住高笙书,咱们都得完蛋。大家快快上前,拿下高笙书,赏金千两!”
高笙书三人好不容易走近御辇,却见车夫已经身亡,楚中天赶紧跳到车上,一记皮鞭下去,拉着御辇的马匹吃痛开始奔跑,夏谷将高笙书推上车,自己则回头挡在了魏笙武等人跟前,与他们撕杀了起来。
魏笙武心中策划这场刺杀已经许久,他在招待御林军的饭食中放了药物,使他们昏睡不醒,然后一举斩杀高笙书。如此安排,他总觉得已经万无一失,哪知道遇上了如此勇猛的夏谷,竟然让高笙书逃出了山庄,令他始料未及。他深知自己今日必须擒杀高笙书,否则自己将死无葬身之地。
于是,他令手下的杀手缠住夏谷,自己则带上曹文湖等数十人,上马去追赶高笙书。
楚中天心中紧张,加之他驾车也不熟练,特别是这八匹马拖着的御辇,他只顾挥鞭驱赶马匹奔驰,也没注意方位,这御辇竟然往皇宫相反的方向跑去。
魏笙武在后面追赶,心中大喜,这御辇的奔跑方向是往山道而去,前方人迹罕至,自己在山中擒杀高笙书也是无人知晓。
楚中天正在驾车奔驰,却见道旁出现了十余骑,隐约之中,他好像觉得带头的是虎娃。他赶紧大吼:
“虎娃,魏笙武谋逆,速来护驾!”
原来,秦午术见高笙书不听自己相劝,一定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