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笙书传 > 第422章 夜不成寐

第422章 夜不成寐(1/2)

    三更的梆子声穿透了宫墙,皇宫勤政殿内的烛泪在鎏金烛台上凝成蜿蜒的白痕,身着明紫色龙袍的澄如仍端坐在青玉案前,案头堆积的奏折已逾尺高,朱砂批注的字迹在烛光里乏着暗红。

    窗棂外飘进零星夜雨,将烛火摇曳成影影绰绰的光斑。澄如揉着发痛的太阳穴,目光扫过堆积在案头的奏折,心中叹了一口气,将朱笔重重的掷在蟠龙镇纸旁。

    澄如登基已经有将近一个来月了,不过,他并没有像其他新皇登基那样,立刻大赦天下,而是先对朝廷的各方势力进行了安抚。

    首先,他册封澄欢和澄阳为亲王,虽然他的这两个弟弟以前没少给他使绊子,但是,他既然已经坐上了大位,他必须要在群臣面前表现出仁慈宽厚的形象,让他这两个不争气的弟弟替自己装点门面。总算澄欢和澄阳两人还是比较识时务,在朝堂上对着澄如也是恭敬有加,澄如也松了一口气。

    不过,他心中最为担心的还是边关的高笙书。两道以景德帝名义发出的谕旨,现在肯定已经到了高笙书那边,可是,他至今还没得到边关的一丝消息,让他的心不禁一直悬在了那里。

    当然,除了安抚景德帝的前朝旧臣,他最大精力就是谋划应对可能来自高笙书那边的冲击。他火速提拔方向学担任了兵部尚书,并让户部加大对兵部的投入,短短的十余天,他又让刘宇涵拨了数百万两的银子,交给方向学招募新的兵员并加紧练兵。

    根据他当初对宗成的交代,只要高笙书从边关动身,宗成便会派出一个信使,以八百里加急的速度,向自己禀报消息。可是,他掐着指头盘算,这一个来月的时间过去了,宗成那边却无消息传来,他也不知高笙书是否已经上路。

    这时,郭涛然让小黄门端来一盆热水,然后,他亲手给澄如递上了热毛巾,说:

    “圣上勿用忧虑,老奴知道宗成忠心耿耿,且口风极紧,谅那高笙书不敢不奉旨进京面圣。至于仍无消息传来,是不是近些日子雨水较多,道路泥泞难行,耽误了一些时日也有可能。时辰已过三更,圣上的龙体安康事关天下臣民的福祉,圣上还是快快歇息吧。”

    澄如接过毛巾,擦了一把,长叹了一声,说:

    “朕以为入主大内,便可睥睨天下,天下臣民都会对朕奉若神明,顶礼膜拜。可朕即位这将近一个月以来,却是度日如年,那可曾得半点空闲,如果早知道如此,朕这个皇帝不做也罢。”

    “圣上初登大位,恨不得把那沉疴积弊一扫而尽,可是须知那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圣上如此操之过急,每日不到三更就不歇息,长此以往,老奴真是担心圣上的龙体啊。”

    两人正说着,忽然,一个小黄门急匆匆地小跑进来,递上一封信函,说:

    “圣上,雍城归乡侯的鸡毛信函,请圣上御览。”

    由于澄如一直挂念高笙书那边的消息,所以特地下旨,对西北方向来的急件,不管时间多迟,都要立刻向他禀报,所以,高艮派出八百里加急信使的急件,在这三更之时,来到了澄如的手中。

    澄如拿过急件看了一眼,脸色大变,猛地一拍青玉案台,一脸怒色地说:

    “高笙书如此无礼,竟已起兵造反,来人,速速传吴国公、户部刘大人、兵部方大人进宫!”

    等曹师堂、刘宇涵、方向学在美梦中被人叫醒,睡眼惺忪地来到勤政殿的时候,天已大亮。

    一脸倦色的澄如虽已是心力俱疲,但仍然招呼道:

    “几位爱卿一定还未用早膳吧,来人呐,快上早膳,让几位爱卿陪朕一起先用早膳吧。”

    刘宇涵啧啧赞叹,说:

    “圣上就是会体恤老臣,我等能遇上如此贤明又如此体恤下人的圣上,真是我等三生有幸,即使肝脑涂地,也是我等之荣幸啊。”

    澄如笑而不语,他初登大统,总要摆出礼贤下士的风范,对这些重臣进行笼络,况且他也清楚这些重臣有时也是畏德不畏威,他如果每时每刻都是要端着皇帝的威仪,反而听不到真话,这样的话,自己就有可能走上他父亲的老路。

    众人用完早膳,澄如拿出了高艮的信函,说:

    “诸位爱卿请看,这高笙书狼子野心,现在竟然已从定州起兵,并且可能攻克雍城,不知大家有何良策,能速速消灭高笙书呢?”

    曹师堂看了信函,说:

    “圣上,这个高艮就是因为高笙书的推恩令,他才得到一些封地,而且那高尹死后,又是高笙书这厮的运作,圣上才把雍城封给了高艮,故此,他们两人应该交厚。据老夫推测,这高艮实为首鼠两端,向圣上写了这封信函后,他很可能已经把城池献给了那高笙书。不过,虽然高艮的做法令人不齿,但正因为他的这封信函,咱们才得知了高笙书的阴谋,今后,咱们剿灭那高笙书之后,高艮也可以宽恕。”

    刘宇涵道:

    “吴国公,依老臣之见,眼下咱们并不要急于评论高艮的是非,最要紧的是要对高笙书来个釜底抽薪,一举剿灭他的反叛大军才是。老臣虽不能亲自上阵杀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