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笙书传 > 第418章 饷银解决了

第418章 饷银解决了(1/2)

    第二天一早,高笙书就把程道刊和曹文君找来了,劈头就问:

    “道刊兄,不知你现在手头还有多少银两?”

    “咦,笙书兄,你昨日不是让我去抓紧筹集粮草吗?现在虽然咱们道刊商社名声在外,采办那些粮草物资不要先预付银两,但是,那些粮草物资一到咱们这边,咱们可不能拖欠。昨晚,我刚好在商社里盘了一下,除去接下来要付的粮草物资采办款项,咱们云州这边的商社还有存银大概30万两……”

    “什么?才30万两?”

    高笙书本来对商社那边的存银抱有极大希望,可是,当他得知商社只有30万两存银的时候,不禁像泄了气的皮球,瘫坐在椅子上。

    眼下与澄如开战在即,本来咱还寄希望商社能还有百把万两存银,咱全部让程道刊拿出来,先给各位将士预支三个月的饷银,余下的再用作攻城拔寨的奖赏,这样,将士们就会拼命。可现在这三十万两银子,还不够将士们两个月的饷银,咱拿什么与澄如拼命呢?毕竟他现在代表朝廷,咱虽然打着“清君侧”的旗号,可说起来还是造朝廷的反啊。

    “笙书兄,这30万两还不能全部动用呢,因为时常还有客官拿着银票上门,要兑付银两,这样,商社柜台上无论如何也要留下八万、十万的银子,不然,到时如果周转不灵,咱们道刊商社的牌子就砸了。”

    高笙书也不管程道刊说的这些难题,而是单刀直入,直接问道:

    “道刊兄,你是我的大管家,商社里的买卖我不管,今天,你实话告诉我,除了采办粮草物资外,你没有办法在十日时日内给,我至少筹集50万两的银子?”

    “啊?笙书兄,虽然我是开钱庄,也在金矿里入股,可要在这么短的时日内,让我筹集50万两银子,我可到哪里要呢?就是到京城的总号和江南的分号去取,也来不及啊。”

    高笙书知道程道刊所言非虚,他看向了曹文君这张美丽的脸庞。曹文君却看似胸有成竹,说:

    “殿下,程掌柜,我倒是有个法子可以试试。”

    “那你快说啊!”

    高笙书和程道刊几乎异口同声。曹文君说:

    “殿下,原来咱们商社吸收存银靠的是利钱,一两银子每年可以获利三成,如果咱们把利钱提高到五成,甚至六成呢,那些百姓会不会把更多银子掏出来呢?”

    啊哈,原来她是说通过高利贷筹集银两,虽然是有些饮鸩止渴的意思,但是,战争历来是最大的赌博,假如咱能顺利灭了澄如,这笔银子自然不在话下;如果兵败而亡,这笔银子也不要还了,虽然对不起百姓,咱也只能在九泉之下替百姓祷告,祝他们好人有好报了。嗯,这个法子可以一试。

    “好,程掌柜,你马上就按曹姑娘的意思去办,只要能筹集到银子,就要多多益善,今后咱们打了胜仗,就拿出赋税还百姓的银子,你就不要有什么顾虑了。”

    程道刊和曹文君刚离开,柳升威就急匆匆地走了进来。高笙书见他脸带喜色,就问:

    “柳大人,看你的神色,你一大早就遇上了什么喜事了吧?”

    柳升威“呵呵”一笑,说:

    “殿下心地仁厚,故此洪福齐天,属下跟着殿下做事,真是畅快,依属下看来,咱们挥师京城,指日可待。”

    高笙书对饷银的问题一直还理不出头绪,听柳升威这么一说,心中陡然一轻,问道:

    “呵呵,柳大人,你有什么喜事,不妨快快说出来,惹得本王心中都有些痒痒的了。”

    “属下昨日根据殿下的命令,回到衙门以后,就召集几个地方乡绅商讨招募兵员的事。本来,属下以为必定会费一番口舌,可是,那些乡绅听说殿下此次起兵,是为了维护咱们边关这十三个州郡的现状,让百姓商贾可以自主经营盐铁和矿产,他们不禁都叫起好来,说他们回去可以保证,在咱们的云州就可以招募5000名子弟兵。属下心中暗想,那么其他这十余个州郡的同僚,如果也把殿下这番苦心说与百姓子民,那想必征集数万兵马当不成问题……”

    啊哈,看来这个柳升威真是十分熟悉百姓子民的心中所想,他把咱此番与澄如的权力争斗,说成咱是为了维护原来的既定利民政策而起兵,从而巧妙地把百姓子民拉到咱的这边来,这样的群众工作方法还真值得咱大大夸奖,应该让其他这些州郡有样学样,尽快征集更多的兵马,以确保咱在兵力上对澄如能保持绝对的优势。可是,这兵马多了,咱就需要更多的饷银来保持军心平稳,这该到哪里去捞钱呢?

    “好好好,柳大人办事得力,本王甚是欣慰,这次,本王先在心中给你记下一功。不过,本王还有一事,需要柳大人和大家帮助本王分忧。”

    “殿下只管吩咐,属下一定尽心竭力,不负殿下重托。”

    “好,本王以为,兵员招募的越多,咱们的胜算应该更大,只是这兵马多了,粮饷方面,不知柳大人还有何办法去筹集呢?”

    柳升威又是一笑,说:

    “殿下,属下的话还没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