奏折,同意边关十三个州郡取消盐铁官营,并同意让百姓商贾参与矿产开采,如今这还没过半年,朝廷为何如此朝令夕改,你清楚吗?”
朱千里低头道:
“下官是奉旨办差,至于朝廷如何这般反复,下官委实不知。”
高笙书冷笑道:
“好一个不知情就可以推诿。朱大人,你总该读过圣贤书吧,那本王今日就来同你论理一番。
“治国之道,信乃立国之本,朝廷尤当以信立威,政令绝不可朝出夕改,若今日颁条例,明日易其章,朝暮更迭,犹如飘蓬逐风,百姓如处迷雾,手足无措,农商难安其业,士庶莫知所守。
“朝令夕改,必损官府之威,使政令如儿戏,法度如虚文。长此以往,纲纪隳颓,人心离散,国之根基难免动摇。你身为朝廷户部郎官,难道这些都不明白吗?”
高笙书这么一大段话侃侃而谈,顿时赢得柳升威及众人的喝彩,而朱千里仍然固执己见,说:
“殿下的教诲,下官句句都记在心中,只是圣上旨意要恢复盐铁官营,取消民间矿产开发,下官只能照办。如果殿下能回京说服圣上改变初衷,下官自当乐见其成。”
面对朱千里的坚持,高笙书虽然恨得牙痒痒的,可一时也没有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