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笙书传 > 第410章 王妃不见了

第410章 王妃不见了(1/2)

    却说高笙书带着大部队得胜而归,一路向着定州方向行进。一直走了十余天,经过了飞鹰关、沃南河和头曼城这几处曾经熟悉的战场,他不禁心潮澎湃。

    多少将士的热血曾经挥洒在这里,他们的家人或许还在家中对他们翘首以待,可是,他们却已经永远的长眠在这片异国的土地上。他们的生命何其短暂,生如蝼蚁,命如草芥,逝去之后,他们将很快就被人淡忘,就如这个世界从来不曾有过他们的存在。可是,正是有他们的牺牲,咱总算让那柔然国臣服,今后两国应该会实现长久的和平,这些战士的英灵或许可以得到些许的安慰。

    还有,咱更要善待那些活着的人,回京后,咱要向皇帝老儿上奏,立刻让那些奋战边关多年,历经九死一生凯旋而归的将士们解甲归田,回归他们平淡的生活。

    不过,他心中突然想起离开龙城之时,与莫多达克的一番对话:

    “大元帅,如今咱们两家握手言和,是一件大好事,可有人却不如意了。”

    “大单于的意思是?”

    “大元帅,我们近两年如此攻打大梁国,其实背后有人大大的支持。不瞒你说,木卓珲起兵之前,曾前往后楚国,后楚国不但给我们粮食,还给了我们几千副铠甲。你看,我身边卫士身上的铠甲,就是后楚国送的。”

    啊哈,咱在后楚国的时候,石进广不是当着咱的面斥责过木卓珲吗,他到底在搞什么鬼?对,上次二哥也说,来自后楚国的粮食曾被他敲诈,这石进光真是两面三刀,咱不得不防,看来,让将士们解甲归田还为时过早。

    穿过了乞达曼山间的小道,大军很快就要靠近定州城了,高笙书的心中不禁涌起一股温热,咱的芳茹,她的病好些了吗?现在,咱终于可以陪着她养病了,或许,有了咱的陪伴,她的病会渐渐的好转……

    正坐在车辇中静思的高笙书,忽然被楚中天的声音打断:

    “禀报大元帅,前军派人来报,说朝廷来了一位公公,正等在定州城外,要向大元帅宣布圣上的旨意,请大元帅示下。”

    什么什么,咱正准备回定州写一道奏折,把这几个月以来与蛮夷作战取胜,并让蛮夷签下城下之盟的情况,向皇帝老儿做一个全面的禀报,咱还没动手写呢,他又有什么事同咱说的呢,难道是他听信了澄如的谗言,要罢了咱的大元帅?

    “嗯,本帅知晓了,你让前军同城中黄淳浩将军,立刻准备香案,本帅中军一到,即刻领旨谢恩。”

    到了黄昏时分,高笙书的车辇终于来到定州城外,楚中天掀开了车帘,他缓步下车,却见几个宫人模样的人,正肃立在定州城外,等着他的到来。

    为首一位年岁稍长的宫人见高笙书来到,也不上前与他寒暄,而是面无表情地来到香案前,从一旁的宫人手中拿出圣旨,对着高笙书叫道:

    “圣旨到,笙亲王高笙书接旨!”

    “臣接旨!”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着征讨大元帅高笙书立即回京见朕,所有军务咱且委托副元帅段友山署理,不得有误。钦此!”

    什么什么,皇帝老儿竟然不问咱与蛮夷交锋作战的情况,就让咱回京,这到底演的是哪一出啊。幸亏咱现在是得胜归来,如果,咱还在蛮夷腹地血战,咱怎么可以走得开呢,难道他事先知道咱已经大胜而归了?咱觉得不可能,他这么突然让咱回去,咱总觉得有些蹊跷。

    接过圣旨后,高笙书问那个宣旨的公公:

    “这位公公,本王对你有些面生,不知圣上是否一切安好?”

    这位公公脸上勉强挤出一丝笑容,说:

    “老奴乃敬事房副总管宗成,王爷平日里可能在宫中走动不多,故此不认识老奴,可老奴对王爷却是如雷贯耳。回王爷的问话,圣上一切安好。”

    “哈哈,都说一回生两回熟,宗公公平日里也是难到这边一回,恰逢本王今日凯旋归来,今晚,咱们就好好喝上一杯,如何?”

    宗成犹豫了一下,说:

    “圣上的意思,本是让王爷立刻启程回京,既然王爷大破蛮夷,那老奴就陪王爷喝上几杯,明早再行动身吧。”

    几番寒暄过后,高笙书让人先陪着宗成一行,自己则是先行回到了城中的亲王府,他已经有些迫不及待了,他要快些见到让他一直牵肠挂肚的芳茹。

    可是,当他匆匆走进王府,却感到了一丝异样,那些王府的下人们看见他的神情颇有点紧张。他心中正有疑惑之时,只见曹文君从后院走了出来。他心头一热,一时也顾不了这么多,就问:

    “文君,芳茹一切可好?”

    曹文君一见他,脸上闪过一丝喜悦,可马上又显出一副愁容,支吾着说不出话来。他的心一下子就悬了起来,也不同曹文君多说,一头扎进了芳茹的屋子。

    却见芳茹屋子里的摆设一如几个月前的日子,可是芳茹却不见了踪影,他顿感不妙,赶紧回头叫道:

    “来人呐,王妃娘娘呢?”

    话音刚落,曹文君与一干王府里的丫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