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三国之龙逆天下 > 第387章 爆兵!

第387章 爆兵!(1/2)

    诸葛亮进入南中转眼已过两月,或臣服之后,各处蛮兵纷纷遣散,回归乡野,安于家中。

    诸葛亮暂时没有拔营回师,还有大量的事务没有安排妥当。

    战叛乱已经平定半个多月,诸葛亮的捷报也早已送抵成都,交于刘备。

    “丞相,您吩咐的事情在下已经办妥了。” 马谡在军帐之中向诸葛亮奏事。

    诸葛亮看了马谡一眼,马谡虽然名过其实,纸上谈兵,可学识见识毕竟是有的。这次出征南中,最后想了想,他还是将马谡带上了。不过将马谡留在了运粮队中,与李丰共同督运粮草。

    眼下南中平定,需要文治人才去督办各种事务。不是生死攸关的大事,诸葛亮还是给马谡派去了任务。

    “丞相,我军将士半月以来开垦土地两千余亩,稍加维护来年开春便可耕种。”

    “按照丞相的吩咐,在下已将这些田地优先分配给那些安定归顺的南中百姓!”马谡拱手说道。

    “嗯,如此甚好。”

    “再有一段时间我军便要回撤成都,在此期间,能开垦多少土地就尽量开垦多少土地。”

    “如此不但能便利南中百姓,更有利于日后增加朝廷粮草供给。”

    马谡拱手应下,“在下明白!”

    诸葛亮转眼又看向李恢,“德昂啊”

    “丞相”李恢上前。

    诸葛亮对李恢说道:“本相已上奏陛下,南中各郡虽已经直辖中央,但接下来还有发展农耕,促进民生,征收赋税等各项大事要推进。故决定, 庲降都督一职暂不裁撤。”

    “由德昂尼继续担任庲降都督,统一调派南中各项政务,位在各郡太守之上。”

    李恢抱拳,“末将领命!”

    “永昌郡太守王伉,调任益州郡太守,永昌郡功曹吕凯,升任永昌郡太守。”

    “马谡为庲降都督府长史,兼任牂牁郡太守!”

    诸葛亮此言一出,站在一旁的马谡顿时面露惊愕之色。

    马谡犹豫踌躇之后,最终出列说道。

    “丞相,在下一直跟随在丞相身边受教,怎能半途而废?”

    以他的职位而言,受任太守,庲降都督府长史,这已经是官升数级了。

    诸葛亮看向马谡,“一味跟在本相身边,你看不到也做不到,对你毫无益处可言。”

    “南中各郡刚刚平定各项事务,百废待兴,正是用人之际,你留在这里正好一展身手。也可增加务实才能!”

    “你留在南中主要是为了帮助德昂尽快促进南中农耕及各行业发展,只有让南中各业兴旺,百姓安康富足,才能一劳永逸!”

    诸葛亮顿了顿说道:“此事不仅是本相的决定,也已上报陛下准许。你遵命就是。”

    马谡闻言无法再说什么,只得躬身应下。

    “遵命!”

    诸葛亮吩咐完马谡,又继续对李恢说道。

    “德昂,你治所设在益州郡,我撤军后会给你留下三千兵马驻扎。你要继续大力开垦土地,促进农耕,也要切实保证地方安定。”

    “请丞相放心,末将明白”李恢应下。

    “还有一件大事,本相要交由你去办。”

    “请丞相吩咐。”

    诸葛亮道:“接下来所有开垦的土地你要集中起来,在南中替本相招募一批悍勇,务必要身强体壮,能够翻山越岭如履平地。”

    “还愿意报名者皆优先补给土地,日后从内地调派耕牛,也由这些人家优先使用。”

    “人数不限,能招到越多越好。”

    诸葛亮的用意再明显不过。

    南中既然已经平定,那作为大汉精锐之一的无当飞军也该面世了!

    “陛下已经恩准了本相的奏折。”

    “自今年起,南中各郡粮草赋税两年内一律减半。三年后开始正常收取。”

    “大军二十日后拔营班师,返回成都!”

    “喏!”

    孟获经过那日诸葛亮的一顿死亡质问,心中再无反叛之意,加之南中百姓都在诸葛亮的垦荒屯田之策下安居乐业。

    拿到了土地的百姓,都纷纷指望着自己的田里长出粮食,养活全家。根本没有心思再跟随叛乱造反,把脑袋放在刀口上讨日子。

    诸葛亮在南中屯兵一月有余,南中百姓纷纷敬仰其军威,视诸葛亮为再生父母,上天神明。

    各郡官吏已到位,对各种情况皆已经做了详细完整的统计汇报。各级官吏管理到位,南中四郡已然井井有条,乱象不再。

    李恢奉诸葛亮之命在南中招募青壮,有土地等各项优惠条件在前,南中青壮纷纷应征。

    不到二十日,李恢便征集到了三千余名壮士。

    诸葛亮闻讯心中不胜喜悦,当即将这三千余名壮士单独编成一军,正式赐下无当飞军之号!并交由王平统领训练,升王平为裨将军!

    诸葛亮五月兵进南中,六月中旬末平定南中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