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帐之中,诸葛亮正与一众将领商议军情。
“德昂,你担任庲降都督已久,对南中情况最为熟悉。你觉得本相此次平南,有多少胜算?”
诸葛亮询问李恢道。
李恢略作沉吟片刻,说道:“丞相深知用兵之法,已了然南中诸贼寇之强弱底细。待丞相用兵,南中各贼寇必然不时便会被平定。”
“那依德昂之意,让你领一支偏军去平定牂牁郡朱褒之乱,可有把握?”
李恢当即表示,“请丞相放心,末将保证马到成功,一举平定牂牁朱褒之乱!”
“好!”诸葛亮十分满意,当即取出令箭。
“李恢马忠听令!”
“命你二人领三千兵马,平定牂牁郡朱褒之乱!”
“末将领命!”
“末将领命!”
“陈到”
“末将在!”
“命你率白毦兵加两千步卒,为中路兵马进抵平夷,正面威逼益州郡之孟获雍闿!”
陈到接过诸葛亮手中令箭,却略显迟疑。
“丞相,末将奉陛下之命率白毦兵护卫在你左右,如末将率军离开,你的安全由谁负责?”陈到说道。
“是啊!丞相”张苞也站出来说道,“还是由陈到将军率白毦兵护卫在丞相身边,末将率军为中路兵马进逼雍凯孟获。”
诸葛亮挥了挥羽扇,否决了二人之语。
“叔至,陛下派你随军而来,不单是为了保护本相的安全,更是要增加平定南中的胜算。”
“你率精锐之兵牵制住雍凯孟获,勇猛作战便是对本相最大的保护,不必贴身在此。”
陈到听诸葛亮如此说,这才应接下来。
“末将领命!”
诸葛亮继续嘱咐陈到其中细节,“白毦兵是全军精锐,你率军至前线,不可一味与蛮军拼杀。要迅速切入雍闿孟获的侧方,切断其与越嶲郡高定的联系。”
“末将明白!”
诸葛亮看向诸将,“其余诸将随本相率余下兵马直击越嶲郡高定!”
“另,再派人越过益州郡前往永昌郡联络永昌太守王伉,功曹吕凯。让他们起事,在背后策应我军行动。”
诸葛亮对诸将说道:“如今是五月中旬,我军务必在六月中旬之前,三路兵马会师于益州郡聚歼雍凯孟获!”
“诸位将军务必奋力作战,勇猛向前,不负陛下之希望,完成平定南中的大业!”
“喏!”
三路兵马分兵之后,诸葛亮亲率西路兵马。
诸葛亮一路驾轻就熟,率军至卑水。在卑水设计,全歼高定主力!
高定逃脱,诸葛亮顺势掩杀,一举杀入邛都,擒杀高定,平定越嶲郡之叛乱!
陈到率领四千精兵直切入雍凯孟获与高定之间,将其联系切断。与雍闿孟获之叛兵交战于永昌与益州郡之间。
永昌郡太守王伉与功曹吕凯接到诸葛亮派人带去的消息,随即率领郡兵响应。有了永昌郡王伉,吕凯的支持和稳固的后方,陈到才能一力挡住雍凯孟获的进攻!
在诸葛亮平定越嶲郡叛乱的同时,李恢与马忠也早早率军平定了牂牁郡朱褒的叛乱。
朱褒是三股顽军之中实力最弱的,李恢和马忠率军赶到,叛军便军心不稳,四散逃乱。最终,朱褒被杀,叛乱被平息,李恢和马忠还收拢了不少叛军。
按照诸葛亮的布置,三路兵马必须在六月中旬会师于益州郡,围歼雍凯孟获!
三路兵马成功会师,三面夹击之下。杀的雍闿与孟获的叛军大乱!
慌乱之中,匪首雍凯死于乱军之中。残部归于孟获统领,潜藏于各处山川之中!
益州郡,诸葛亮军大营!
“末将陈到率军向丞相复命!”
“末将李恢”
“末将李忠”
“率兵马向丞相复命!”
“哈哈哈”诸葛亮笑着上前对李恢和马忠说道。“各路兵马率军出击,平定叛乱后皆有损伤,唯独你二人不但平定了叛乱,还多带回了一千多兵马。”
“此战要给你二人记上一功啊!”诸葛亮笑道。
“哈哈哈”
军帐之中,一时欢声笑语。
“末将是南中人,更担任庲降都督主管南中之事,对南中地貌民情知根知底。”李恢对诸葛亮说道,“那些叛兵叛将说到底都是南中百姓,受了贼首的蛊惑,跟随叛乱,一旦贼首被诛,群龙无首,略加招抚他们便会归顺。”
“招抚他们,能减少损失,又能避免更多南中百姓死伤。”
诸葛亮点头赞同,“德昂此言有理呀!更为我安抚南中百姓做出了表率。”
“招抚这些叛兵不仅能为我军所用,更能以此影响尚未投降的叛军。”
“诸位记住,平定南中之战虽要拼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