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三国之龙逆天下 > 第379章 班师!

第379章 班师!(1/2)

    江陵城内,孙权正式停战,刘备正召集众文武议事。

    “朕发兵伐吴,是为弟报仇,为荆州死难的将士报仇。”刘备对众人说道。

    刘备说着神情一黯,“你未曾想到迁延日久,险些功败垂成。此次未能一举攻灭东吴,消灭孙权,杀尽仇人,是朕之遗憾。”

    “但此战最终能保住胜局,收复荆州失地,重创吴军,也算是能暂时告慰云长翼德及死难将士的在天之灵。”

    “朕要在江陵城外江边设立祭坛,祭奠云长翼德及死难将士的在天之灵。朕在荆州一日,必每日前往祭拜。”

    “同时”刘备突然语气一凛,神色严肃的对众人说道,“朕要告诉诸将,宣示世人!”

    “朕与孙权有杀敌之仇,兵败之耻!朕与孙权的仇恨不共戴天!”

    “今日暂时之和平,不过是碍于时局不得已而为之!”

    刘备坚声说道:“来日若有机会,朕还要伐吴以泄仇恨!”

    “众将记住,一日不可松懈!一日不可放下仇恨!”

    “臣等遵旨!”诸葛亮等文武群臣一齐起身答应。

    对于刘备坚决伐吴的态度,诸葛亮没有任何反对。本来就是面和心不和,最终也会有一战。

    现在根基保住了,荆州也收回来了。日后元气恢复,先攻灭孙权,在北伐曹魏也未尝不可。

    重新落座后,刘备与诸葛亮对视一眼。

    这次伐吴手中国力消耗巨大,汉中前线危急,他们二人早晚要统兵返回蜀中。荆州这战略要地,还要交与一名大将守卫。

    此事刘备与诸葛亮早就商议过了,现在正是宣布之时。

    “成都国事繁重,本相与陛下不日将要返回成都。”诸葛亮朗声开口,“荆州要地原由云长将军驻守,而今云长将军已去,需另择一员大将镇守荆州,以防曹魏,东吴。”

    诸葛亮此言一出,众将领皆屏气凝神等待着最后的结果。

    诸葛亮看了刘备一眼,继续说道:“由本相来宣布,陛下旨意”

    “赵云为南郡太守,加征南将军,主掌荆州军务!”

    刘备不久前已经特旨恩赐赵云为平乡侯,以表彰其救驾之功。

    关羽,张飞,黄忠,三员大将都已不在,马超在汉中苦苦坚持,能有资历,威望,能力,领兵守卫荆州的,赵云堪称第一人选!

    赵云为人稳重,可保证荆州稳定,多年征战,经验丰富,军中威望无人不服!加之以赵云的威名,让他镇守荆州,能够威慑曹魏及东吴兵锋!

    独自统领荆州一地,需要的不仅是能力,更是信任!

    荆州兹事体大,而刘备对赵云是很信任的。

    如今内外,几乎没人能比赵云跟随刘备的时间更久了。

    诸葛亮说完后,刘备起身走到赵云身前。

    “子龙”

    “臣在!”

    “云长翼德走后,朕的身边就只剩下了你一个亲近兄弟。”刘备拉住赵云的手说道。“朕实不忍让你离开朕身边。”

    “可云长走了,荆州事大,不能无大将镇守,朕只有把重任托付给你了。”

    刘备说着,转身从诸葛亮手上接过印信,交给赵云。

    “陛下放心,末将定不辱命!”赵云郑重接过。

    “子龙,你一向忠直,秉公无私,如今镇守荆州,你要牢记。”刘备不忘对赵云嘱咐道,“军中之事,自要公正秉直。但涉及地方之势,你要多多考虑各方关系,不得一味孤直。”

    “荆州守的不只是土地,还有百姓之心,世子之心,世家之心呐!”

    “陛下放心,子龙明白!”

    刘备略有疑虑,不好再说下去。

    “子龙”诸葛亮也上前说道,“当年云长奉命守荆州,我送他一句话。”

    “今日也当送你一句。”

    赵云拱手,“愿听丞相教诲。”

    “外御强敌,内抚人心,兼顾各方!”

    赵云目光一凝,刘备与诸葛亮的一番话纷纷意向暗指,他已经明白问题所指了。

    他自投军时起,心中坚定的便是公理道义。上报国家,下安百姓。为天下太平而征战。

    他太公义,而显得太不合群了。

    赵云躬身,“陛下和丞相放心,末将既接此重任,必然细心镇守。绝不辜负陛下及丞相苦心教诲。”

    刘备与诸葛亮闻言对视一眼,都从各自眼中看到了满意之色。

    孺子可教!

    当初关羽,张飞,黄忠等等大将都在身边,荆州孤悬在外,需要大将镇守,他有关羽。

    其余大将可跟随在他身边继续统领大军征战,所以他没有让赵云独自统领大军。

    他不怀疑赵云的忠诚,也不怀疑赵云的领兵能力。战时领兵征战可以,但独自统领大军坐镇一方,刘备有一点最为担心之处!

    赵云他太清白,太忠直!不爱财,不爱权,不爱色!

    一切斩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