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西太后 > 第611章 此等九十多人

第611章 此等九十多人(1/2)

    玉兰惊讶道“文渊阁大学士、军机重臣、还是户部尚书,这一品大员,如此高官…臣妾不敢妄言。”

    咸丰笑着“这柏俊已年过花甲,一向谨慎小心,也极其清廉,朕也非常信任他。如此,就太为难了。”

    玉兰摸了摸咸丰的脸,满眶热泪,深情地看着他“皇上是不舍得吧?您真是个好皇上,只是时运不齐,命途多舛。”

    咸丰点着头,念着“冯唐易老,李广难封你不觉得朕软弱吗?”

    玉兰摇着头“这不叫软弱,您这是刚柔并济。人心都是肉做的,况且还是如此的贤能高官,谁也舍不得的。”

    咸丰点着头“朕已经将他革职了,不知接下来该做什么,你觉得呢?”

    玉兰便说道“臣妾不了解柏中堂之人,却了解《大清律例》。大清律规定,只要不谋反、不谋大逆,有八种人是不用死刑的,分别是‘亲、故、贤、能、功、贵、勤、宾’。”

    玉兰继续道“柏中堂这个级别的官员,能贴近贤、能、功吧?如此,他没有谋反、没有谋大逆、没有谋叛,只是收了一点贿赂罢了,那皇上可饶他一命。”

    咸丰点着头“不错,只是这是科场,不是别的地方。他若贪了户部的钱,朕都能网开一面,只是这里不同呀。”

    玉兰叹着气“说得是呢,这个死老头子,放着户部的钱不贪,贪什么科场的钱?还不够塞牙缝呢。”

    咸丰笑着“他却也没有受贿,只是人情礼节,没有坚持原则,有失察之责。”

    玉兰正经了,继续道“既然他罪不至死,皇上也不忍心杀,就流放了吧,也是一样的。”

    咸丰看着玉兰“若是你,你会怎么做?”

    玉兰捏了捏咸丰的手“皇上想听真话吗?”

    咸丰点着头“当然是真话。”

    玉兰严肃道“杀!杀一儆百,杀个一品大员,至少能让科场干净个几十年。”

    咸丰不吱声,玉兰的眼神便软了“皇上当真舍不得,臣妾明白的。”

    咸丰站了起来“不舍得也没有办法呀。”把手递给了玉兰“来,咱们四处走走吧。”

    两个人手牵手下了八字楼梯,散步去了。

    几日之后,咸丰传召肃顺了,只传召肃顺一人。

    肃顺挺着腰,怒气冲冲地进来了,其气势比咸丰还大。

    咸丰问道“你们查得如何?”

    只听肃顺道“皇上,考生平龄不明不白的死在狱中了。”

    咸丰惊讶道“不明不白?朕明白了。”点着头“继续说。”

    肃顺继续道“平龄的墨卷有七处错误,很明显抄写朱卷的官员给他改了答卷,奴才等便磨勘(复查)了此次顺天乡试的试卷。”

    肃顺继续道“此次乡试录取举人三百名,有五十名举人的试卷出现了问题,不该录取。”

    咸丰霍地站了起来“五十人?这可了得,这可了得?!”

    肃顺应着“皇上,天子脚下尚且如此舞弊,那看不到的地方呢?岂不翻天。”

    咸丰嘘口气,一屁股坐了下来,问着“你坚持要杀这柏俊吗?”

    肃顺应着“皇上,科举考试乃国家大典,只要出现徇私舞弊,处罚一向是极严厉的。这柏俊,堂堂一品大员,又是科甲出身,最是熟悉科场定律。”

    肃顺继续道“您如此看重他,命他监考,他为了一点人情,竟敢辜负您的恩典,弃法令不顾,以身试法。”

    肃顺继续道“即使他罪不该死,也一定要在菜市口枭首示众,这样才能清肃科场,才能警醒世人。”

    肃顺继续道“不仅仅是主考官柏俊,还有副考官大学士朱凤标、左副都御史程庭桂及其子工部候补郎中程炳采、刑部尚书陈孚恩之子陈景彦、兵部侍郎李鹤龄、主事罗鸿绎此等九十多人,全都该杀!”

    咸丰抖了一下,哈哈笑着“好呀,你好大的口气。”

    肃顺应着“不杀不足以平民愤。”

    咸丰叹口气“这个陈孚恩,他倒没有包庇他儿子,还有这个程庭桂,朕怎能将他父子全都杀了?需得从长计议。”

    肃顺又应着“杀了才会长记性。”

    咸丰站了起来,笑着“你很好,这么多人,只有你敢说实话,比你哥端华要强。”

    肃顺低着头“多谢皇上夸奖,这都是奴才该做的。”

    咸丰又叹口气,继续道“此事不能妄下定论,朕不能,你也不能。这样吧,你通知此案的审理官员、军机处、各部尚书、刑部官员,咱们一同拿个主意。”

    肃顺应着“奴才遵旨。”

    咸丰点着头“柏俊革职是一定的了,那户部尚书就空缺了。你不要在礼部任职了,仍旧回户部,去查查财政积弊吧。”

    肃顺跪下来磕着头“奴才遵旨,奴才多谢皇上。”

    肃顺去了,咸丰仍旧连连叹气,无奈极了。

    且说妤贵妃这边,脸部受伤的庆答应和脚部受伤的吉答应,正对着她哭诉着,哭得她心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