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岁在甲子,诸侯争霸我插黄巾旗 > 第180章 齐聚井陉

第180章 齐聚井陉(1/2)

    洛阳工地谣言一事解决之后,为了巩固舆论战果。

    张平不止对李二凤工程队提出了嘉奖,以此激发工人们的工作积极性;

    同时倡导工人们写家书,通过交通与通信部新成立的邮政局邮递,甚至是现金和一些物品,都可以通过邮政局邮递,转交工资给家里人手中。

    李二凤自然积极响应,第一个到工地临时邮政局写信给父母,老张等人一起到了邮政局。

    “爹,娘,儿在洛阳一切都好!工钱按时发,顿顿有肉!看,随信寄回五块钱,是俺这个月的工钱!政府还给俺们发了个大勋章呢!俺都放信里,恁别给俺搞丢了。那说政府修皇宫当皇帝的,都是放屁!俺就在皇宫边上干活,里面全是办公室和给娃儿看老物件的博物馆!”

    李二凤的信一看,还是个认不少字的才子,连同五块崭新的工钱,和刚得的荣誉奖章,一起放信封里。

    “婆姨,钱收到了吧?别省着,该花就花!俺们在这干活,政府管吃管住,还给发钱,比在家里种地强多了!那造谣的坏种,就是见不得咱们过好日子!”

    老张就惦记着他老婆孩子,一样将五块钱全塞信封里了,不过那字歪歪扭扭,还是其他人现教的,也不知道他媳妇收到后能不能看懂。

    ……

    通过从根源上破解谣言,又以家书方式打破老家亲朋的顾虑,同时部分人如李二凤等人,将一些现金交给邮政局邮递,提供了充足的实物证据。

    谣言兴起后,最担心的人群安抚下来,此时他们反应过来,自己被当猴子耍了,对于造谣者的怒火自然积累到了顶点。

    纷纷向当地政府部门举报传谣人员,进一步加强了政府公信力。

    在政府忙着建国大业,无暇分身的情况下,各地民兵队,纷纷重出江湖,自发抓捕造谣的人,他最终还是没能藏住,被公审判死刑。

    “这不是一个人能做到的。”

    井陉,又是一次常会之后,洪令金对于谣言一事的最终结果,不是很满意。

    “当然不是,但是没必要深究。”

    黄平摇摇头,一个人名不见经传的人怎么可能掀起半个国家的波澜。

    “当务之急是将各部的组织结构深入划分一下,在建国过程中,越多的问题出现,则越是好事,真正麻烦的,是不肯暴露出来的危机。”

    “什么危机?”洪令金有些不解。

    “看特区发展吧,我一时也理不清。”黄平嘴巴张了张,最终只说出这一句。

    土改后,一些官员子弟、富农子弟进入学校,比其他贫困的工农子弟有更多时间学习,在整体考试难度不变的情况下,就更加容易考上高中。

    表现优秀的人才,山河大学和、渤海大学也不可能放弃招募。

    于是这些人合理利用各种优势条件,开始尝试在行商中积累资本,有向政商领域渗透的迹象。

    这是一个过渡社会形态必然出现的现象——旧的生产关系残余与新的社会力量萌芽交织、碰撞、共存。

    它们既对立又统一,构成了极其复杂的社会图景。

    黄平的智慧,没有那些伟人圣人那般能看千百年,他只能靠经验,引导十来年的实践。

    所以,每次会议,他都需要看以往的试验区的成果,考虑接下来那些需要实践验证。

    当初将国内跳脱分子让曹操孙坚雇佣走就是一次实践,之后的一国两制建设两个特别行政区,就是他的再那次实践基础上总结的经验。

    然后,将之当做一次更大的实践试验,这一次,黄平准备的就是吸引更多的思想与他们不同道的人出来。

    当然,他不是要将他们物理毁灭,没那个必要。

    道不同,不相为谋,思想不同,没必要硬顶。

    曹操和孙坚已经知道了他们的出路,接下来必然会向海外发展,世界那么大,短时间内思想与自己不同,并不是什么不可饶恕的罪恶。

    相反,黄平尊重每一个人的思想,通过引导这些思想还在上一社会阶段的人走出去,让他们去引导教化莽荒的外乡人。

    不止能缓解内部的思想矛盾,降低阶级斗争的烈度,同时,对于整个人类社会的进步,有着巨大的作用。

    这些没有结果的事,黄平很难理清楚跟洪令金说,需要他和更多的同志自己去思考,去成长。

    洪令金若有所思地点点头,不再追问。

    七月,振奋人心的消息传来,抗疟之战彻底结束,医药之都的建设项目也已完工,张仲景和华佗安排好弟子在那里坐镇之后,匆匆赶回井陉。

    “怎么样,今年没有疟疾发展的迹象吧?”

    黄平见到他俩,关心地问道。

    “没有,从高要的煤、石灰产量上来之后,交州行省的防虫防毒原工作做得十分扎实。”

    张仲景对高要的工厂是赞不绝口。

    “南宁已经正式落成,其中的药材厂和中成药厂都有了一定的产量,以我们回来之前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