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岁在甲子,诸侯争霸我插黄巾旗 > 第179章 李二凤工程队

第179章 李二凤工程队(1/2)

    “老张,乃个信球,大冬天的扛着锄头去嘎哈?”

    “恁李二凤才信球,额去看看俺麦子!”叫老张的汉子一边回答,一边向地里走,“一天不看俺麦子,俺心里刺挠。”

    “哎!白去行不行?”

    李二凤喊停老张。

    “白去?白去恁信球养额?”

    老张停下,转身看着李二凤,眼里的怒火无法遏制:“到底有啥事?”

    “额养你啊!”

    李二凤却是吓了老张一跳,三两步奔过来,手背就准备往李二凤额头贴,看他是不是发骚了。

    “说甚胡话!”

    老张最终还是没能试试李二凤是不是发烧了。

    李二凤一把打开老张的手,神秘兮兮道:

    “俺跟你说,刚才俺在村头听支书讲,上面已经决定定都洛阳。过不两天就要下令招募建筑工人,去修缮雒都,国家工程,能赚不少工钱呢!”

    老张一听,原本愤怒的脸瞬间有了光彩:“真假?恁白骗额!这要是选中,家里日子可就更好过咧。”

    李二凤拍着胸脯道:“那还有假,俺知道你老张木工手艺不差,这才来请你跟我工程队,大工程咱组建工程队更容易选上!”

    老张皱着眉头思索片刻,眼神坚定起来,锄头一甩:“好!额同意嘞!”

    李二凤兴奋地一拍大腿:“中!有你老张加入,咱这工程队把握更大咧。”

    两人当下便开始合计工程队的事儿,李二凤掰着手指头数:

    “俺村手艺好的也就那么几个,刘木匠、孙铁匠,他们几个都得拉进来。”

    老张点头赞同:“没错,人多力量大,而且各有手艺,到时候干活也更顺手。”

    说干就干,二人立刻回村拉人,向村支书询问报名情况。

    消息传开后,两人如愿拉着刘木匠和孙铁匠入伙。

    村支书也将他们的工程队保到了县里。

    张平接令之后,在常山、渤海等已经有了工业基础的几个市招聘工程队的消息传出,像上面的景象在冀州几市,极为常见。

    半个月,工程队便筛选组建完成,两万人的工程名额一个不剩,个个都是能工巧匠。

    在道路与通信部的协调下,两万工程人从各地坐火车,骑车、骑马,纷纷出发向洛阳汇聚,拿着上面统一发放的工人凭证,沿途补给极为方便。

    三月,洛阳修缮工程就正式动工。

    正所谓生命不息搞事不止,人是趋利动物,整个国家忙碌起来后,总有些人觉得自己没获利,就是被大大侵害权利,他们会说服自己这是正义的反抗。

    这种人,我们称为天生的坏种。

    不巧,朴实的大汉人民中同样有这种人。

    洛阳工程刚开始,不知从哪里传出了谣言。

    听说了吗?黄总理他们说得比唱得好听,什么‘人民当家作主’,这才几天功夫?还不是急着征发劳役,大修皇宫!那架势,比前朝皇帝还气派!”

    “可不是嘛!我表兄在城里头帮工,亲眼看见南宫那边金碧辉煌的,都在翻新呢!说是修缮古都,我看啊,就是给他们自己修金銮殿,准备登基当皇帝喽!”

    “唉,换汤不换药,苦的还是咱们这些泥腿子。这工程,说是给工钱,谁知道是不是变着法子使唤咱们?”

    谣言像瘟疫一样蔓延,尤其是传播进洛阳工地后,在一些负责外围粗重活计的工人中传播得更快。

    他们离核心区域远,看不到真相,只看到巨大的工程量和严格的工期要求,本就疲惫的身体和微薄的见识,更容易被这些捕风捉影的流言蜚语所蛊惑。

    工地上的气氛开始变得有些微妙,一些工人的干劲明显不如从前,窃窃私语和抱怨声多了起来。

    李二凤和老张他们的工程队因为手艺精湛,被分配到了原皇宫区域的一部分修缮工作。

    所以,像他们这样的工程队,才清清楚楚地知道皇宫的真相。

    “放他娘的狗臭屁!”

    李二凤又一次听到几个外省来的工人在角落里嘀咕“修皇宫当皇帝”的谣言,气得差点把手里的刨子扔过去,“这帮嚼舌根的信球货!知道个屁!”

    老张也黑着脸,一边仔细地给一根雕花梁柱补漆,一边闷声道:

    “他们懂啥?就知道瞎咧咧!咱们天天在这干,最清楚南宫这边是修了,可那都是按图纸,把破败的地方修好,里面隔成一个个小屋子,挂的牌子是啥‘国土资源部’、‘公共安全部’……全是给那些公务人员们办公用的!哪有什么龙椅金殿?”

    旁边的刘木匠也凑过来,语气激动:“就是!还有那北宫、西苑,还有原来皇帝老儿住的地方,根本不让咱们动!听说是要改成啥……‘华夏历史博物馆’!专门放些老物件,给以后的小娃娃们看祖宗的东西!这哪是给自己享受?这是在给咱们老百姓存根呢!”

    孙铁匠也点头:“对!那图纸俺也瞄过一眼,画得清楚,除了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