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岁在甲子,诸侯争霸我插黄巾旗 > 第173章 见青龙

第173章 见青龙(1/2)

    “青龙01回来了。”

    曹操等人下榻当晚,通讯员跟黄平汇报。

    “哦?好,明天我的行程安排都推掉吧,我要去见见他。”

    黄平想了想,开口说道。

    本来准备明天带着曹操他们逛逛,但黎甲马才回来就连夜汇报行程,应该有点事,先了解了解。

    “曹、孙两个使团那里,由勤务兵先带着他们在渤海休息游玩。”

    为了提升会谈双方的心理舒适度,让曹操孙坚等人有宾至如归的感觉(嗯~这也挺伤人的,把人赶出去回来还成了宾客)。

    第一次磋商会议并不安排在井陉,而是定在渤海,举行一次非正式会议。

    “甲叔,行程可还顺利?”

    次日一早,黄平跟曹操孙权表示了歉意之后,直接到渤海市政府见黎甲马。

    渤海市政府顶层的会见室,室内陈设简洁而实用,一张巨大的九州山海图挂在办公桌后面,东部战区的沙盘放在正中间,上面密密麻麻标注着航线、港口和气象符号。

    “还好,番禺那边重建工作进入正轨,和荀杰交接之后,我就启程返回渤海,和曹操也就前后脚地功夫,一路所见,虽有些许异常,却无甚大事发生。”

    黎甲马和黄平相邻而坐,风尘仆仆却不见丝毫疲态,云淡风轻的回答。

    “喔!那详细说说。”黄平来了兴致,不知道是些什么异常。

    黎甲马似是回忆,似是组织语言,缓缓开口:

    “先说番禺南海那边的工作情况吧。

    番禺港一期工程已经初步完成,现在是军民混用港口,三座深水泊位可泊千吨大船。

    配套的码头设备等等,还需技术援助到位后,就近建厂生产,逐步完善。

    另外高要的五个大型石灰厂已投入生产,各有三座斜坡龙窑,日产生石灰5吨,在高要的郁水南岸森林之中,还发现了煤矿,等煤矿开采出来后,石灰产量会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第一批50吨石灰已经通过船运,送往沐神医他们手里,同时海路转运的青蒿等药材也已经转运了大半,加上其他线转运的药材,已经基本满足交州抗疟所需。

    总体而言,交州重建,已从救急救命转入固本培元阶段。”

    黄平专注地听着,不时点头,说道:

    “重建步入正轨,人心渐稳,特区之事,便有了推行的基础。

    曹操、孙坚他们已到渤海,就下榻在酒店。

    特区方案的核心纲要,想必你也已知晓。

    我估计你在海上看到的异常就是他们的动作?

    孙坚人称江东猛虎,曹操更是有‘治世能臣,乱世枭雄’之称。特区的建立,兵权收归中央,他们必定不甘心。”

    黎甲马端起茶杯,没有立刻饮用,目光锐利如鹰隼:

    “应该是了,据赵云汇报,曹操和贾琮等人近些年大力发展交趾,特别是红河两岸的西于、羸娄,有连接为一城的趋势。

    今年其部队常常前往马六甲海峡探索,此次特区的事情闹得沸沸扬扬,又有一部分部队从那里离开,据靖远舰队士兵观察,其中多为曹操手下精锐部队士兵。

    回来的路上,在夷洲海峡,我也曾遇见大批南下的商船,探索船,多是打的吴郡世家的旗号。

    如今想来,怕是他们两方都在向海外转移精锐力量。”

    黄平颔首,黎甲马的分析与他所想不谋而合。

    两人的核心团队应该都是支持一个华夏原则,坚持华夏主权统一。

    但作为贵族,天生对于北溟所行的人民民主不认可,为了保证自己的利益,将资本向海外转移,对于他们来说,是个两全其美的办法。

    “既然是这样,那这次的特别行政区政策应该可以协商一致。”

    黄平说道:“对了,上次对于你跟荀杰和陈叙的讨论,详细和我说说,我想了解一下你们的想法。”

    室内陷入短暂的沉寂。

    黎甲马喝了口水,这才细细讲述他们三人的讨论,黄平认真听着,时不时问些问题,解答心中的疑惑,对于这些跟着他闹革命的老军人们,了解更加深刻。

    “士兵的想法呢?你们有没有进行过谈话?”

    黄平看着窗外的蓝天白云,心中感叹,这些人是真正的革命家,他们的想法很简单,自己受的罪,吃的苦,只要子孙后代不再感受,能幸福生活就好了。

    “士兵?在之前我们自然不能询问他们的意见,不过日常也有他们疑惑的声音传入我们耳中,我们才有支持建国的想法,在许多文化不高的士兵心里,我们的革命,不过是说得好,还不是造反。支持建国,也算是给他们吃定心丸,至少算‘造反成功’。”

    黎甲马开了个玩笑,

    黄平莞尔:“呵呵,你这么一说还真是,洪令金同志和张铭同志都曾经给我反映过这个问题。

    有些不甘失败的力量,近些年通过收买,潜伏利诱,威逼等方式,暗中散播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