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岁在甲子,诸侯争霸我插黄巾旗 > 第164章 高凉惊魂

第164章 高凉惊魂(1/2)

    交州东三郡的动乱,并未影响到西面沐昀等人的瘴疟救治工作,朱雀军和土狗军在郁林主干道阿林城筑防,切断了东西交流。

    刘备等人早就探知清楚这点,所以南下合浦郡,并未西行。

    在苍梧高要,一支衣衫褴褛,同样疲惫不堪的队伍闯入了行进中的刘备等人眼中。

    饥饿、伤病、迷失方向,早已磨灭了他们作为“王师”或“世家精锐”的最后一丝尊严。

    正是自诩华夏正统的南迁世家武装,这一路十来年的迁徙世家之所以还没成为一盘散沙,正是因为“华夏正统”四个字。

    当年北溟带着数百万百姓强势宣布自治,被他们斥责为乱臣贼子;

    后来刘协避祸北溟,让兄长刘辩就藩日南王,同时宣布退皇帝位结束了帝制,他们将刘协开除了贵籍,并且派人刺杀;

    他们从来不肯放下的,就是从来就不存在的贵族头衔,他们以此为荣,自认华夏主人。

    从来也没想过他们的先祖,何尝不是因缘际会从一个普通人,变成的贵族。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是个华夏人都知道,但贵族的存在意义,仿佛就是为了消灭这个道理。

    他们的信仰是贵胄天生,从未变过。

    北溟的存在,是对他们信仰的挑战,是对他们地位的挑衅,但他们抗争失败了,不得不远走他乡。

    并在迁徙途中,为了团结内部力量,在统一信仰的前提下,不知是谁提出了华夏正统这一言论。

    这很好的解释了他们的高贵身份来源,也安抚了所有人受伤的心灵,同时也能很好地将后代教育成他们的样子。

    祖祖辈辈的努力,你们天生就该是高人一等的思想灌输给了孩子们。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

    一切的苦难,只是将来成就大事的考验。

    这一体系的教育,司马懿,诸葛亮这些20岁上下的年轻人既是创造者,又是被教育者。

    碰到了,那自然要互相派人交涉。

    “前方何人?”

    “与你何干!”

    刘备等人一眼就看出来后面的世家之人,太明显了。

    虽然同是天涯沦落人,但他们可没有必要惺惺相惜。

    刘备秉承着的是刘氏天下的心理,司马懿那批世家的理念是世家优先,连皇室也要靠后。

    就这理念,他们在荆州的时候就已经互相了解清楚,自然不可能走到一起。

    为了防止意外,想了想,徐庶还是建议简单交流一下。

    刘备点头,派人告知对面部分目的。继续赶路。

    司马懿等人了解刘备信息和目的之后,也简单告知部分番禺的情况。

    保持着安全距离,跟在刘备等人后面,看样子,也准备南下。

    有着山脉相阻,山路迂回,两军倒是相安无事。

    这天正午,到了高凉一带。

    刘备军突然一阵骚动,一声凄厉的惨叫撕破沉默的行军气氛。

    “前方何故混乱?”

    刘备连忙招来探马询问。

    “禀…禀主公,前方…前方…”

    (高能预警!)

    司马懿也察觉了前方异样,派兵远远在侧面打探。

    “是瘴疟!”

    探马传回的情报,是个坏消息。

    丛林之中遍布着腐烂的尸体碎片,有人的,走兽的,甚至大虫的都有。

    前方的路已经成了瘴疟沼泽,可见北溟军的清理队伍没有来过这里。

    这坏消息,从某种程度上来讲,也算个好消息吧!至少不用担心北溟军追杀而来。

    “主公,得见后面的世家之人一面了!”

    诸葛亮羽扇不停扇开自己和黄月英身边,随风飘来的恶臭气息,对观察尸体的刘备建议道。

    “嗯!”

    刘备语气凝重地点头。

    刘备军止步不前,还让开半边道路,司马懿也明白他意思。

    大路朝天,各走一边嘛!

    但前面那个路,那是他们能走的?

    看了一眼不见尽头分布在枝丫上,道路上的那些人兽碎片。

    司马懿觉得这路,不走也罢!

    “呱呱呱!“

    大白天的飞来几只乌鸦,看了地上的腐肉一样,又盯了两路人马一眼。

    乌鸦展翅而下,各叼了一块碎肉飞走。

    “司马老贼!莫不是尔等灾星在世?”

    诸葛亮看到这位前情敌,先掖了他一句。

    “孔明兄说笑了,你我如今同道中人,互相猜疑,恐有不利。”

    言罢,眼角余光从黄月英身上一扫而过。

    “仲达兄所言不虚,当务之急乃是齐心协力,共渡此关。”

    徐庶和刘备打个圆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