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岁在甲子,诸侯争霸我插黄巾旗 > 第124章 欲拒还迎

第124章 欲拒还迎(1/2)

    正在三军准备合围蓼县——富波——原鹿战场的时候,樊能历经生死到了合肥。

    “噗!废物!”

    “主公!”

    “末将万死!”

    合肥!

    刘繇脸色青紫,颤抖的手指点指着樊能,一口逆血喷出后,怒骂一声!

    樊能羞愧,不辩解,伏地请罪。

    其他文武赶忙扶住刘繇,安抚住他的情绪,才委婉地替樊能求求情。

    “主公,胜败乃兵家常事,罪不在樊将军,实乃敌人太狡猾!”

    “当务之急,当往说刘荆州出兵,吾等方能再聚兵马,与敌一战。”

    七万大军的全军覆没,让刘繇大受打击,这可是他大半的身家了,说起来,早三年他就该死了的,毕竟历史上他才四十二岁就病死了。

    应该是因为黄平和张仲景、华佗、沐昀等人,这些年共同推广卫生防疫等知识有关,毕竟死于公元197年,很难不让人怀疑历史上的刘繇是死于那场席卷南北,历时三年的伤寒大爆发。

    连张仲景都差点被灭门,因此誓解伤寒的大疫情,史上正与孙策对抗的刘繇没道理能躲过。

    四年前,张仲景和黄平担心的出现疫情,那一年刘协退位,南方的大雨,北方的大旱一样的如约而至,三月刘协诏书传遍天下,正好黄平将岐黄学院几年的医学成果布告天下。

    然后就是诸侯会盟北伐,南方大量不安定分子被诸侯拉到了战场上管理起来。

    所以,南北灾害虽然严重,但是少了捣乱分子,为了生产力着想,南方诸侯反而利用起张仲景等人公布的医学知识,不但没让疫情发生,反而保证了南北人口的稳步增长。

    以至于多少本该死掉的人,仍旧活着,就像刘繇一样,没有病死,古人的寿命其实和现代人一样。

    荀氏、司马氏那些和袁绍一起南逃的老家伙也是。

    所以,现在大汉的百年来的精英们,现在全在荆扬这一块了。

    在帐下文武的劝谏下,刘繇心中疼痛依旧,但还是振作起来。

    缓缓睁开眼,眼神疲惫却多了一丝坚毅,他刘繇,乃汉室宗亲,扬州牧,岂能坐以待毙!

    “樊能!”刘繇的声音低沉沙哑,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压,

    “汝之兵败,使我扬州损兵折将,罪责难逃!然念汝拼死突围报信,暂寄项上人头。罚俸两年,杖责三十,降为校尉,戴罪立功!可有怨言?”

    樊能猛地抬头,眼中血丝密布,脸上尽是感激和决绝的神色:

    “末将叩谢主公不杀之恩!末将甘愿受罚,来日必以贼血洗刷此辱!”

    “好!”

    刘繇不再看他,樊能识趣的走到末位角落。

    只见刘繇眼中精光复萌,扫过堂中文武,

    “诸君所言极是。今北军步步紧逼,欲亡吾之根基。单凭合肥孤城,难当其锋。我意择人使荆州,说以利害,敦促刘景升出兵,取一线生机!”

    谋士薛礼上前一步,眼中闪烁着精光:“主公明鉴。刘荆州所虑者,无非‘利害’二字。昔日两家长江争尽雄,然今北溟尽吞淮北,兵锋直指荆扬!此乃唇亡齿寒之机。当遣一能言善辩、深谙刘荆州心思之重臣,携厚礼,陈明利害,并…许以重诺!此法,亦可用于江东。”

    “重诺?”刘繇眉头微皱。

    “正是!”薛礼压低声音,“可允诺,‘若退北溟,庐江九江丹阳三郡之地,凭君自取!’此等大利,刘孙二家岂能不动心?”

    刘繇心中剧痛,割让土地、让出权柄,无异于剜肉饲虎,但形势比人强,若无刘表援手,莫说九江庐江和丹阳,连性命和豫章都要不保。

    沉默片刻,刘繇猛地拍案而起:“罢了!就依此议!薛礼,是仪,汝二人素有机辩,府库珍宝,任汝挑选!即刻启程,各往襄阳、吴郡!务必说服刘孙二人出兵相助!”

    “臣,领命!”薛礼、是仪肃然躬身,转身而去。

    二人刚领命而去,帐外又有急促脚步声传来。

    “报——!紧急军情!”

    一名斥候满身尘土,扑进大帐:“禀主公!北面出现敌军三四万众,距合肥不足二十里!”

    “这么快?!”

    众人皆惊,青龙军的动作,比他们预想的还要迅猛!

    刘繇刚刚因决策而稍显镇定的脸色再次阴沉如水。

    黎甲马本就没打算再给刘繇机会,樊能突围,本身就是一种攻心战术,要的就是他们把失败的消息传回去,瓦解一些人的战心。

    摧枯拉朽地占领武德之后,青龙军跟在樊能屁股后面就来了。

    刘繇不是没兵,他的水军多在长江之上,和刘表一样,荆州水军也不是全来了淮河。

    虽然这个时代,江南多为莽荒之地,但是从江东到广西,广泛地分布着百越部落。

    交州府的威慑力,也就在每个郡府方圆几百里的范围了,连联通荆扬的官道都不能保护,需要荆扬二州的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