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岁在甲子,诸侯争霸我插黄巾旗 > 第113章 仲氏升维

第113章 仲氏升维(1/2)

    “竟然有人来找我?请进来。”

    陈叙没想到许县的主脉没投降,但遣使来了。

    颍川郡,可以说是东汉世家势力最盘根错节的地方。

    汉末的世家学子和寒门子弟,都曾聚集在此研学交流,讨论天下大势,找一个乘风而起的时机。

    比较出名的就有陈荀司马,三家都崛起于颍川,历史上比较出名的荀彧荀文若,陈群陈长文,司马懿司马仲达,现阶段正值当打之年。

    三家上一辈更是人才济济,不过都逐渐隐居幕后了。

    所以陈叙一方面是不想面对,一方面,就是真不敢小觑他们。

    两年前曹操南下,荀氏的年轻人们跟着走了一批,司马氏和陈氏的一样,跟着走了,一部分。

    这是世家的生存之道,从不将鸡蛋放一个篮子里。

    心念间,通讯员就带着几个使者来了。

    “陈忠见过将军!”

    来人带队行礼。

    陈叙面色一正,竟然派自己兄长来,看来军中信息还是被打探走了。

    “想不到是大兄亲临,弟一拜!”

    “立门投效共和,所图为何?”

    陈叙的哥哥陈忠,大小算个名人,历史上在魏国朝堂活跃过,陈叙是庶子,二人年幼时,他们父亲陈谌就病逝了。

    两兄弟本就是陈寔二房孙,到黄巾起义的时候大房陈纪管家。

    作为庶出旁系子侄,估计陈氏都快忘了有陈叙这么个人。

    同样比较边缘化的陈忠,对陈叙这个离家多年的弟弟,自然生疏。

    是以开口不诉情,先问陈叙态度。

    “有志之士,不以一姓为家,大公之人,天下为家。”

    陈叙缓缓说道,他并不在意陈氏还在不在乎自己这个游子,反正幼时的记忆,都快模糊了。

    之后,两人打着哑谜拉扯半天,并没有谈拢,陈叙并不需要陈氏这个家作为坚强的政治后盾。

    会晤不欢而散,陈忠带队离开。

    六月,天空放晴。

    陈叙已不再等待,城内能放得下的人当初早就跟着曹操南下了,此次试探谈崩。

    大军开始攻城。

    轰隆隆

    大地在颤抖,骑兵,开始挪动起来,不是去攻城,直冲城外驻扎的兵营而去。

    冲天的浓烟冒起来,土狗军进行了最有效的冲击方法——手雷开道,工兵作业,骑兵破阵。

    土狗军如猛虎下山般冲入敌营,喊杀声震耳欲聋。

    许县的防线之一被冲破,城墙上一番混乱,许县西门洞开。

    看出陈叙准备逐个击破,城里的守军自然要出城冲杀一波,给守望相助的友方单位减轻压力。

    不过陈叙是何人,打仗他早就有自己一套想法。

    雨季有雨中的打法,而天晴了,就有个轰法。

    迎头痛击我手雷。

    这是土狗军一致的口头禅,

    那些士兵们还没来得及组织起有效的抵抗,就被土狗军冲得七零八落。

    手雷的爆炸声和士兵们的惨叫交织在一起,场面惨烈至极。

    陈叙骑在高头大马上,眼神冷峻,指挥着战局。

    他深知此次攻城的重要性,若能拿下许县,对土狗军来说将是一个巨大的鼓舞。

    就在土狗军势如破竹之时,突然从营后杀出一支骑兵。

    陈叙眉头一皱,当机立断,派出了预备队,从侧翼包抄过去。在三面夹击之下,敌军渐渐不支,防线开始崩溃。

    城内世家见颓势初显,知大势已去,纷纷拖家带口,从东南二门逃亡,留下三千死硬分子死死拖住土狗军。

    “骑兵营给我追,追到他们爆装备,不用在意杀伤敌军。”

    “是!”

    陈叙要的就是撤退世家的掉落,人给他们追到南面就是。

    颍阳,北溟白虎军,来了。

    一片移动的、闪烁着冰冷寒光的白色钢铁城墙,沉默地推进。

    一万重甲步卒,从头到脚覆盖着锃亮的精钢板甲,连面部都隐藏在带有狰狞虎头浮雕的覆面盔下,只露出两道毫无感情的冰冷视线。

    他们肩扛着长逾一丈、刃口闪烁着死亡幽光的重型斩马刀,步伐沉重、整齐划一,直接向最后的城外防线碾压而来。

    这是六月下旬,从天气转变之后,严重见大规模出兵浪费士兵体力,战果还不理想。

    干脆将全军重甲集合,组建了这个重甲部队,其他人转后勤。

    以此重甲重武为攻击单位,轮流换人着装攻击,一路将袁术布的百里连营推平。

    他们对面,是袁术大将桥蕤仓促集结的三万“仲氏”精锐。

    这些士兵,是袁术在城外最后的精锐。

    然而,当那片沉默的白色死亡之林不断逼近,当那冰冷的金属反光和毫无生气的虎头面罩清晰地映入眼帘,恐惧如同瘟疫般在袁术军阵中飞速蔓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