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好的未来。
只是徐潼臻在苏轼心里显然有较深的地位,毕竟,一个好的读书苗子不常见,苏轼心里也很中意这个孩子,是以他一直静静地听非道人讲述,待得知非道人说完,他沉默许久,知非道人都续了两杯茶了。方才对知非道人说道:“道长请稍等片刻。”说完便长身而起。
知非道人察言观『色』,本以为可能没有结果了,这时见苏轼并没有否定,只是站了起来,以为他这是要去询问徐潼臻的意见,不料苏轼起身后向着外面还在读书的孩子们说道:“好了,今上午便到这里吧,下午未时再来这里,讲解上午学的。下学了,路上注意安全。”
孩子们将手上的书册小心收起来,都放在庙里的方木桌上,然后向着苏轼鞠躬:“先生再见。”
做完了这一切,才蹦跳着撒欢似的向山下跑去。苏轼微笑着看着孩子们离去,回过头来,又听知非道人笑着说道:“这帮孩子都是如此,苏先生教导有方啊。”
苏轼微笑,不置可否:“道长可知,苏某待潼臻这孩子并不一般?”
知非道人苦笑:“贫道看出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