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文岚醒来后,沈明修把纠结名字的事跟她说了。
江文岚靠在枕头上,看着两个孩子,思索起来。突然,她眼睛一亮,“男孩就叫沈玉立,女孩就叫沈玉瑶,瑶有美玉的意思,寓意咱们女儿像美玉一样珍贵美好,玉立也有玉树临风之意,希望儿子以后风度翩翩、有出息。”
沈明修听了,连连点头,“好名字,就这么定了。”
这时,江文峰带着周凤琳和三个孩子来看望江文岚。
婷婷看到弟弟妹妹,眼睛亮晶晶的,好奇地凑过去看。小山和团子也跟着围过来,病房里一下子热闹起来。
江文峰笑着说:“这名字起得好,以后玉立玉瑶长大了,肯定有大出息。”
沈明修看到大女儿,又对着江文岚说:“文岚,老二老三的名字排了玉字,婷婷的名字跟他们不一样,会不会不太好啊?”
江文岚思考片刻,“那就把婷婷的名字改成沈玉婷,也好听。”
沈明修和江文峰两口子也都称好,婷婷在旁边听到自己的新名字和弟弟妹妹的排在一起,也高兴的拍手说:“新名字好,我喜欢新名字!”
江文岚看着大女儿,目光温柔,“婷婷喜欢就好,以后婷婷就是你的小名了哦。”
婷婷问江文岚:“妈妈,那弟弟妹妹的小名叫什么啊?”
江文岚和沈明修都不想再费脑子,干脆跟婷婷一样,两人对视一眼就猜到了对方的想法,齐齐笑着对婷婷说:“婷婷猜一猜?”
婷婷用手指支着自己的小脑袋瓜儿,用力的思考:“婷婷的大名叫沈玉婷,小名叫婷婷……,那弟弟就叫立立,妹妹就叫瑶瑶?可是妈妈,弟弟的小名听起来好像女孩子啊!我的同学就有叫丽丽的,好几个呢。”
婷婷的话逗得四个大人忍不住哈哈大笑,江文岚也觉得婷婷的提议挺好的,“那咱们就单独给弟弟起个小名好不好?”
团子和小山山在一旁也参与进来,“姑姑,给弟弟起名字!(这是小山山跟着一起欢呼,没有起名字),让弟弟叫元宵吧!(这是团子深思熟虑后给小弟弟起的名字,跟他一样是吃的)”
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对于沈玉立的小名都想发挥自己的作用。
江文岚觉得“元宵”这名字挺有意思,笑着问团子:“为啥给弟弟起叫元宵呀?”
团子认真地说:“因为我喜欢吃元宵,弟弟出生了,我想把好吃的名字给他。”
大家听了都被团子的天真逗乐了。
沈明修也觉得这名字喜庆又顺口,说:“就叫元宵吧,多好的寓意,团团圆圆的。”江文峰也点头赞同。
婷婷见弟弟有了小名,拉着江文岚的手说:“妈妈,那妹妹就叫瑶瑶好不好?”
江文岚摸摸婷婷的头,说:“好呀,就叫瑶瑶。”病房里充满了欢声笑语。
江文岚看着孩子们,又看看沈明修和江文峰他们,心里满是温暖。
她知道,以后的日子或许会有风雨,但有家人的陪伴,这个家一定会越来越幸福。
大家围绕着孩子的名字定下来后,又说了会儿贴心话,便不打扰江文岚休息,陆续离开了病房。
沈明修继续守在床边, 江文岚看着沈明修和两个元宵和瑶瑶,心里暖烘烘的,觉得此刻的幸福无比真实。
三个孩子足够了,以后他们三个会互相扶持,她也不打算再生了。接下去就要冲刺事业了,为了给孩子们更好的生活条件和学习条件,她和沈明修都要加油了。
在医院观察了三天,江文岚和孩子都很健康,就回了县城的家里坐月子。
江母早就在家里收拾干净,屋子里的炕也烧的暖暖的。小泥炉子上坐着砂锅,里面炖着鸡汤。
江文岚看着这温馨的场景,心里满是感激。
江母看到女儿回来,赶忙迎上来,“文岚,可算回来了,快进屋,别冻着。”
沈明修小心翼翼地把孩子抱进屋里,放在温暖的炕上,又接过江文岚怀里的那个,并排放到一起。
江文岚坐在炕沿边上,江母端来一碗热鸡汤,“文岚,快趁热喝,补补身子。”
江文岚接过汤,轻轻抿了一口,暖意瞬间传遍全身。
接下来的日子,沈明修白天去上班,晚上回来帮着照顾孩子。江母伺候江文岚一日三餐,再加上照顾两个孩子,手忙脚乱。
江文岚根本无法安心坐月子,看着江母那么忙,自己都顾不上吃饭,江文岚心疼的都有点上火了。
由于两个孩子是十一月底出生的,第二天沈明修打电话报喜的时候,沈父沈母根本过不来看孩子。说好了出院后,过个三四天就是周日,再来渔阳县城看江文岚和孩子。
江文岚看着才三天就憔悴了的江母,心里犹豫了很久,还是鼓起勇气和沈明修开口:“明修,之前生婷婷的时候,赶上嫂子也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