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会利用我难道我就不会利用你?
他在这个时候充分的展示了什么叫天才的灵光乍现。
劳尔布莫关乃是波斯首都巴格达的门户。
号称波斯第一雄关,且其内又驻扎精兵十五万,更兼粮草富足。
在正常情况下面对这样的硬骨头没个三年五载的都别想啃下来。
韩信竟直接放弃了正面强攻。
他让唐周亲领五千士兵开凿山路,想要绕过去。
然而山路崎岖难行,唐周不顾生死亲力亲为,在五千士兵死伤过半的情况下竟然硬是让他生生开辟出了一条小道。
这条小路虽可通行,然则风险极大。
五千兵马可过,韩信的三十万大军却绝无能从这里通过。
这个时候九死一生的唐周率领数千兵马突然便换上了项家军的旗帜。
出其不意的出现在了劳尔布莫关背后。
并根据韩信的指示在正面多立旗帜。
再派两支三百人的队伍在后方反复奔跑扬起尘土,以为疑兵。
又在关内散布巴格达已破,巴拉赫姆已死,劳尔布莫关成了一座孤城的消息。
项羽兵临巴格达城下的消息这时早已传到了劳尔布莫关。
关内本就是人心惶惶之际。
这时见前后皆有敌兵,将雄关围的水泄不通。
一时不疑有诈。
韩信这一套组合拳下来竟然真的把关内守军给唬住了。
眼见关内流言四起、军心动摇。
韩信就是在这个时候派遣使者入城招降,并许下了天大的好处。
这一下也算的上是攻心的典范了。
关内大将眼见军心大乱,情知无力再战。
又见巴格达都失守了。
大哭一场后,终于开关投降。
韩信大喜过望,大军鱼贯而入。
收编降兵后立刻又迫不及待的朝巴格达进军。
等到守关大将知道受骗后早已悔之晚矣。
从此也只能死心塌地的跟随韩信。
至此大虞两路大军终成功会师于巴格达城下。
虽然双方可能都不是很待见对方。
但这时的巴格达城下确实说的上是猛将如云,精兵如雨。
一路又一路的精兵强将们嗷嗷叫的想要往城里冲。
尤其是韩信。
他兵马充足,将巴格达四面团团包围。
大有不破此城誓不还军的气势。
彼时的巴格达实际上早已是外强中干了。
早前为了凑集大流士的五十万大军就已然强行征兵过一次。
其后劳尔布莫关内又凑齐十五万大军。
再加上为了抵挡项羽败亡的三路兵马。
巴格达以及周边区域真的已经被榨干了。
谁能想到大流士和劳尔布莫关会先后失陷的那么快呢?
特么的,一群废物
别说巴格达内的贵族们措手不及。
就算四方兵马想要勤王都来不及了。
这时的城内想的其实根本就不是应该怎样坚守。
而是能怎样和平的投降。
就在这危急万分之际。
谁也没有想到城内一人在这个时候发挥出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那便是大虞使者李青。
李青为求死而来,想要给大虞和波斯开战找一个体面的借口。
结果死来死去就是没死成。
哪怕后期波斯和大虞真的开战后,巴拉赫姆也一直没有处决他。
想要留一条后路。
这不,还真就派上用场了嘛。
一夜之间,李青成了整个巴格达最炙手可热的人。
大军兵临城下之际,城内无数的达官贵人放着城防不去管。
反而蜂拥而至,带着数不清的珍宝出现在了使馆内。
项羽是有些屠城习惯的,何况身边还跟了个凶名赫赫的天杀营。
韩信也不是什么好脾气。
这个时候,巴格达内但凡有点血性的都早已死在了前面几场战役中。
现在还能留在城内享受的也可想而知是些什么货色。
因此谁也不敢去找城外的那两尊杀神。
但李青可不一样啊。
李青在巴格达也住了这么久了,又是文官。
他是什么脾性大家也都算是知根知底了。
而且李青可是名正言顺的大虞官员。
他跟城外那两个可是说的上话的。
由李青出面来主理诸般事宜那实在是再合适不过了。
贵族们这个时候也没有别的想法了。
反正抵抗是不可能的,打也打不过。
只求大虞爹们不要屠城,允许他们保留私产那就阿弥陀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