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教授放下手中的玉色瓷碗,清了清嗓子,向围坐的众人宣布:“我打算带着太太、老六、他六婶和林姑,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
他顿了顿,眼底闪过一丝向往,“具体去哪儿看心情,什么时候回来,时间待定。”
这话一出,满桌的人都愣住了,连咀嚼的动作都慢了半拍。
林姑最先反应过来,放下手中的象牙筷子,担忧地看向林教授:“先生,咱们都走了,言心一家子怎么办?”
“他们又不是三岁小孩,饿了知道找吃的,渴了知道找喝的,该睡觉的时候自然会去睡。”
林教授语气带着几分洒脱,“我们都六七十了,总不能跟着他们一辈子吧?”
李竹心闻言,嘴角漾起一抹浅淡的笑意,赞同道:“我觉得这个提议不错。
儿孙自有儿孙福,我们这些老家伙,也该学着放手了。”
“哎,你这话可不对。”林教授乐呵呵地拍着李竹心的手背,眼角的皱纹都挤成了花。
“我们几个只能算大朋友,你呀还是小姑娘呢,怎么到你嘴里就成老家伙了?”
李竹心是他们这几个人当中年纪最小的,被林教授这么一说,脸上烫开了红晕。
六叔也跟着乐呵起来,手里的汤匙在瓷碗里轻轻敲出清脆的声响:“对对对,我也支持先生!
正好咱们汽车厂新生产出一批高档房车,我正琢磨着开出去试试呢,这不就有机会了?”
六婶却不乐意地摇了摇头,鬓角的银发随着动作轻轻晃动:“咱们三个坐房车还行,先生和太太坐房车就太辛苦了。”
“你懂什么?”六叔瞪了她一眼,语气里满是得意,“我那房车里边,能躺能坐,能做饭能洗澡,就跟家里一样!
你们想吃什么,咱到哪儿就买最新鲜的。
想去哪儿玩,开车就走,多方便!”
“我看行。”林姑眼中闪过一丝好奇,她常年待在家里,早就想出去看看了。
见林姑也点头,六婶这才松了口。
众人的目光齐刷刷地望向林教授和李竹心,等着他们拍板。
林教授也看向李竹心,眼神里满是征询。
李竹心笑了,眉眼弯弯:“看我干嘛?
你们决定就好,我这次什么心都不操,就跟着你们走。
你们安排什么,我就吃什么、喝什么,全听你们的。”
她刚到华国的时候,林教授他们还担心她在华国住不惯、吃不惯。
没想到她适应能力极强,不仅住得舒心,对各种美食也来者不拒。
这反而让林教授他们更觉得亏欠她了。
总觉得人家大老远从X国来到华国,他们总想把最好的都给她,衣食住行方方面面都做到尽善尽美。
这些年,林姑、六婶和李竹心的助理一起努力,把家里的饮食调配得恰到好处。
既有林教授、林言心他们爱吃的,也有李竹心偏爱的口味。
但那是在家里,如今要出远门,林姑和六婶就开始盘算起来。
要带哪些东西?
准备去哪玩?
哪里有特色美食?
饭桌上除了他们,还有顾南海、林言心和顾可欣,这三个人却都沉默着。
顾南海低着头,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瓷碗边缘,满心内疚。
他总觉得林教授突然要去旅行,是因为自己的缘故。
林言心则在心里举双手支持,想着家里的老人们这些年为晚辈操劳太多,确实该享受享受老年生活了。
顾可欣更是自责,耷拉着脑袋,长长的睫毛遮住了眼底的情绪。
认为这些事都怪自己,因为她,外公、外婆和爸爸之间才有了隔阂。
林教授看出了这一家三口的心思,放下筷子,乐呵呵地解释:“你们仨也别多想,这是我今天早上遛弯时突发奇想的。
这么多年,我整天待在实验室,一心扑在工作上,最近接连做了几个实验,思路也有些匮乏了。
古人说‘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我就想出去走走看看。
自从被救回来,我还没真正见识过祖国的大好河山呢!
每年出去见朋友、参加学术交流,也只是走马观花,没真正领略到咱们国家的地大物博。”
他说着,扭头拉住李竹心的手,语气温柔:“你妈妈来华国也十几年了,这些年在X国和华国之间奔波。
既要照顾李氏集团,又要和咱们一家生活,确实辛苦了。
还有你六叔、六婶和林姑,从小在林家长大,为咱们家奉献了一辈子,老了也该安享晚年了。”
众人都频频点头,只有六叔摇着脑袋反驳:“不不不,我还不老!正是闯荡的年纪。
还想把咱们林氏集团的产值再翻几番!
要不是先生非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