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5章 江湖再见(5/5)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她的动作大开大合,带着习武之人的筋骨力道,却又奇异地融入了某种难以言喻的、源自生命本真的韵律。
风是她的伴奏,阳光是她的华裳。
谢令君越舞越快,身姿在广阔的天空背景下,如同一个挣脱了所有束缚、只与天地对话的精灵。那月白的身影在澄澈的蓝天下跳跃、旋转、俯仰,乌黑的长发狂舞如墨龙,每一次伸展都仿佛要将积郁多年的块垒尽数吐出,每一次跳跃都像是要挣脱大地的引力,飞向无垠的虚空。
阳光慷慨地洒落在她身上,在她飞扬的发丝、飘舞的衣袂上镀上一层流动的金边,熠熠生辉。
渐渐地,那眉宇间最后一丝阴霾与纠结也消散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种纯粹的、近乎孩童般的欢畅,一种放下一切、只在此刻的酣畅淋漓。
杨炯坐在原地,仰头望着高台上那忘情舞动的身影,望着那在阳光与风中涅盘重生般的女子,心中五味杂陈,翻江倒海。
杨炯看着谢令君从痛哭崩溃到此刻的恣意飞扬,看着她将那柄名为“青萍”的剑,重新淬火、锻打、开锋,绽放出截然不同却更加夺目的光芒。
她是他的表姐,是他童年记忆里骄傲的凤凰,是他少年时求而不得的执念,是他魂灵易体后刻意疏远的旧人,也是如今这万里相随、救他袍泽、敢爱敢恨的奇女子。
过往的怨怼、母亲的期许、内心的隔阂、对“爱”与“责任”的迷茫,无数念头纷至沓来,最终都在这洒脱的舞姿面前,化为一声长长的、无声的叹息。
不知过了多久,谢令君的动作渐渐缓了下来。最后一个旋身,她稳稳收住身子,背对着杨炯,双臂在身后随意地交叠,如同负手观云。
谢令君微微喘息着,肩背挺直如松。然后,她缓缓转过身来,脸上带着剧烈运动后的红晕,额角渗出细密的汗珠,几缕发丝粘在颊边,可那双眼睛,却亮得惊人。
她迎着杨炯复杂难言的目光,朗声一笑,笑声清越如鹤唳长空:“怎么样?平生头一遭跳舞,不赖吧?”
杨炯被她那明亮得晃眼的笑容和坦荡的询问所感染,胸中那沉甸甸的块垒似乎也被这笑声冲散了不少。他站起身,脸上露出一个同样释然的笑容,朝着高台上的谢令君,竖起了大拇指,声音洪亮而真诚:“棒!棒极了!谢女侠,好风姿!”
谢令君闻言,脸上的笑意更深了几分,带着一种孩子气的满足。她抬手随意地将颊边汗湿的发丝拢向耳后,动作洒脱自然。
谢令君的目光深深地在杨炯脸上停留了片刻,那目光清澈见底,再无半分纠缠与怨怼,只剩下纯粹的、属于亲人的关切与叮嘱,如同长姐对幼弟的殷殷寄语:
“行章,”谢令君唤着他的字,声音温和而清晰,“少饮些酒,倭国事毕,早些回家。”
言罢,谢令君不再多看一眼,俯身提起脚边的酒坛,转身,沿着来时的石阶,一步一步,从容不迫地向台下走去。
杨炯望着她决然离去的背影,那背影挺拔如初,却又分明多了些什么。方才高台上那惊鸿一舞,那朗朗笑声,那最后深切的叮嘱,如同烙印般刻在他心头。
一种难以言喻的情绪猛地攫住了他,他几乎是本能地冲前几步,对着那即将消失在台阶下的身影,用尽力气大喊出声:“去哪呀?!”
谢令君的脚步在阶下微顿,却并未回头。清越的声音带着前所未有的开阔与自由,顺着风清晰地送了上来,每一个字都掷地有声:“游历天下!为自己活一回!”
‘为自己活一回!’这六个字,如同洪钟大吕,震得杨炯心神激荡。他看着谢令君即将隐没在台下的身影,心头那股莫名的冲动更加强烈,再次扬声追问:“不回家了吗?!”
这一次,回应他的是一阵极其爽朗、穿透云霄的大笑。
那笑声里充满了挣脱樊笼、拥抱天地的快意与豪情,再无半分阴霾。笑声中,谢令君的身影彻底消失在观星台边。
紧接着,只听一声清脆的鞭响划破长空,伴着一句中气十足、侠气纵横的清叱:“观我旧往,同我仰春!行章,咱们——江湖再见!”
“驾!”蹄声嘚嘚,轻快而坚定,自观星台下响起,一路向北,渐行渐远,终至不闻。
杨炯疾步冲到观星台边缘,凭栏远眺。
但见平安京外,绿野平畴间,二人一驴,踽踽北行。
驴上女子,月衫若雪,青带当风,猎猎作金石声。
侧有童子,总角垂髫,负长剑过顶,其穗及股,摇曳如旌。
师徒之影,渐行渐渺,终没于远山翠霭,杳然远隐。
hai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