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大隐隐于市,道观值三亿 > 第274章 我死后管他什么洪水滔天

第274章 我死后管他什么洪水滔天(1/2)

    闻听此言,徐行心中一暖。

    于是眨巴眨巴眼睛道:

    “那先叫句爸爸来听听?!”

    “尼玛… …”

    两人虽然嘴上谁也饶不了谁,可嬉笑打闹下一切却是在不言中。

    … …

    对于信仰印记这种辅助修真的利器。

    徐行很清楚,光靠供奉肯定是不行的。

    即便是大殿里日夜诵读、信徒再多。

    最后汇入的依旧是自己胸口那枚原始印记。

    这不算危言。

    毕竟自张天师后,正一道士的攻伐手段基本上都是符箓这种“转印”手段,就已经可以窥见端倪了。

    没见着历史上因为天师辟火印的遗失。

    61代天师张仁晸大真人给人画辟火符,都只能以神霄印替代么?!

    连掌门都这样了,门下道士必然好不到哪里去。

    除非… …

    徐行眼神微眯:

    “除非像丹鼎派一样另辟蹊径,走出另一条路子,才有可能凝结出另一枚新的信仰印记!”

    说到底,走别人的老路,还是在不停的复印、转印罢了。

    天师道之所以后来分出去灵宝、净明、天心、神霄等等门派,很有可能也是因为这个。

    骤然惊醒,貌似世界上所有稍大些的教派,发展到一定的规模必然会导致分裂?!

    基督教下有犹太、天主、东正、新教… …

    佛教下有禅宗、密宗、律宗、天台、净土、华严、法相… …

    包括YSL下也分为逊尼和什叶两大流派,在下面再细分为各个派别,这像极了道教的丹鼎与正一。

    … …

    讲道理,如果说这种情况单纯是因为权力斗争就分裂了,那是站不住脚的。

    毕竟连王朝都可以统一、政敌都可以物理消灭。

    一个宗教信仰而已,还能翻过去天?!

    说到底不就是理念不同,甚至分而两利么?

    站在徐行的角度,镇元派能有两枚信仰印记,肯定好过只有一枚啊!

    “也就是说,不是不能凝聚出新的,只是这枚新的必然要开拓出一条新的道路?”

    想到正一道供奉的那漫天神明和正一盟下各山门不同的侧重点。

    徐行突然转醒:

    是哈,为什么一定要追求原始印记呢?

    对于正一道来说。

    那些灵宝、净明、天心、神霄等等门派,不也就是“二级”印记么?

    甚至如果在正一之上,还有黄老的话。

    这些都只配称之为“三级”印记了!

    只要信众够多、提供的信仰之力够强,那二级和三级又有什么区别呢?!

    对于科学修真而言,还担心没有信众基础?!

    想到这个,徐行原本有些悲观的情绪豁然开朗起来:

    “呃,也就是说只要让三齐在原始印记的框架下专研某个方面,例如火符、雷法之类的,只要他能研究出一定的成果并得到原始印记的承认,那么信仰之力就有可能向他倾斜一部分,最终凝聚出一枚新的二级印记?”

    这像极了牛顿奠定了物理学大厦的地基。

    然后后续的焦耳、法拉第、麦克斯韦等等物理学家在他的基础上发展出能量守恒定律、麦克斯韦方程等一系列的研究成果。

    从力学、到热力学、再到电、磁、天体力学,最后到量子力学、相对论。

    这是一个不断夯实的过程,也是一个不断提高的过程。

    至于后世的物理学家会不会对牛顿造成威胁?

    不可能知道嘛!

    谁能不建地基就直接建二楼啊,谁能左脚踩右脚直接上天呐?

    后世对物理学的研究越深入,牛顿在物理学第一人的宝座上就坐的越稳。

    你们只能争个细分项的什么电学之父—交流电之父—电机之父—无刷电机之父… …

    而咱牛爵爷,永远是毋庸置疑的物理学之父。

    … …

    “这或许也是为啥大部分宗教会分裂的原因吧?”

    徐行不由感叹道:

    “毕竟虽然理念不同,可大的目标还是一致的,这代表着宗教解释权的无限宽泛化… …”

    至于为啥随着社会发展,这些教派反而越来越弱。

    无他,地基都有问题,那还发展个屁!

    举个栗子:

    你要开篇教义就说了,大地是平的。

    后续信众搁你这基础之上能研究的出来个啥?

    反而会因为越来越的实证例子导致教义被质疑,而为了笼络剩下的教众,你只能编织出一个巨大的阴谋论:

    说什么空间站是假的、太空照片是假的、GpS是假的… …

    一个谎言需要用一百个谎言来掩盖,最终陷入质疑一切的虚无主义。

    就这么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