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春秋之称霸天下 > 第013章 只怕供不应求啊!

第013章 只怕供不应求啊!(1/2)

    薛乡临近海边,海水时常会倒灌进农田里,导致土地盐碱化严重,所以这里的土地也就根本不能植种,家家户户都是靠制海盐为生。

    越国法令禁止贩卖私盐,所以他们制出来的海盐,用于交易的绝大部分,都会被王宫所征收。制盐业也称得上是越国的一大支柱产业,一般由管理食盐的部门集中贩卖,除了卖给越国子民外,其他的远销其他内陆诸侯国。

    慢慢悠悠,将近两个时辰的车马颠簸,唐云杰和范蠡文种一行人已经到了薛乡……

    此刻,唐云杰抓起一把泛黄的盐结晶,拿指头蘸着尝了尝,苦死了!

    连呸两声,他皱着眉头道:“这盐是在什么价格?”

    “禀大王,一斤价格在5个小号戈币,这是在盐田里暴晒出来的,虽耗费时间,但不耗人力,所以比较便宜。”

    盐官答道。

    “这是煮出来的吧?”

    又一会儿后,唐云杰尝了尝那品相稍稍好些但仍是泛黄的食盐,感觉也是有些苦,不过比刚才所尝的,已经要好上许多。

    “大王所言极是。这煮出来的细盐,很耗费人力和柴薪。像这个品相的,可以卖到一斤12个小号戈币。”

    唐云杰道:“假如这盐能制成如雪花一样白,涩苦之味几乎没有的话,价格会怎么样?”

    “这小的还从未见过。一斤4个中号戈币,卖往内陆各诸侯国的王宫贵族们,想必也会抢着要。”

    也就是40个小号戈币,这可比暴晒出来的盐要翻了八倍啊!

    唐云杰道:“嗯,带我去看看煮盐吧!”

    “喏!”

    范蠡和文种在身后都有些不明白,大王今天怎地有兴致,去详细了解制盐?

    到了煮盐的大作坊,唐云杰只看一小会儿过后,也很快就明白了……

    所谓的煮盐,就是先把海水装进一个大桶沉淀,把近岸海水中的那些泥沙滤出,就成了卤水,再盛进一口陶制大锅里,用柴禾在陶锅下面猛烧。

    要烧上一天一夜,一大口陶锅的海水方才全部烧得蒸发掉,便得到了海盐。这种方法煮盐得到的海盐品质,已经是目前最好的了。

    唐云杰思索着,问道:“这海水打到桶里来后,一般都作多久沉淀,再滤除泥沙开始煮?”

    “半个时辰即可。”

    盐官答道。

    那就怪不得了!那些海水中的微颗粒,他们的肉眼看不见,就以为就没了杂质。

    唐云杰道:“你命人打一桶海水来,寡人想亲自煮一次海盐。”

    “喏!”

    盐官心里诧异,忙出去吩咐去了……

    “大王,莫非你有什么方法,能将这海盐的品质提高么?”

    范蠡忍不住问道。

    “试一番而已,至于成不成寡人也不清楚。今日就住在这里了,明日再回去,两位大夫没有什么怨言吧?”

    “大王勤政如此,臣下何来怨言!”

    文种欣喜道。

    范蠡心底里也一愣,要知道,今天可是西施郑旦等美人儿入住后宫之日,大王竟费心于煮盐,他对自己的想法还真有点动摇了……

    很快,海水打来。

    静静等待沉淀泥沙杂质的时间里,唐云杰又命人去准备了好些块白纱布,全部蒙盖在了旁边的几个空桶上面。

    两个时辰过后,大桶底下已经摊积了一层泥沙……

    唐云杰就命他们,把卤水用木瓢先全部舀到旁边一个桶里,再掀掉纱布,将桶里卤水再往另一个桶里舀,连续反复三次。

    “大王,这是为何?”

    文种感到困惑。

    唐云杰笑道:“文大夫,你有没有想过,卤水里或许有一些咱们肉眼所看不到的杂质?它们下沉的速度极为缓慢,盐民们只半个时辰用于沉淀,根本就不够。或沉不下去的,就留在了卤水里,这才有这般咸涩味道。”

    见他们很有些不解,唐云杰也就不再解释,毕竟2500年后一个普通初中生都能掌握的物理知识,现在让他们去理解显然有点吃力……

    不过,范蠡和文种很快就见到了成效——

    那些极细微的颗粒,都被滤挡在了纱布上面,纱布渐渐泛黄!

    三次过后,最后一个桶上的纱布已比较干净,但还是有一点发黄颜色,不过唐云杰当然明白,用纯物理方法,并不能全部除尽卤水里的杂质。

    做完这些,已经将近下午。

    将最后一个桶里的卤水舀出到那大陶锅里,下面加了柴堆熊熊燃烧,接下来就是极为漫长的等待……

    第二天早上,大火终于将陶锅里的水分全部蒸发干净。

    “范大夫,文大夫,快些来看!”

    陪着大王一宿没睡的盐官,极为兴奋地喊道。

    抵不住半夜袭来困意的范蠡和文种,此刻正卧靠在角落打盹,一骨碌爬了起来!

    看到那熬制出来的盐晶颗粒不仅细了很多,也已经可以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