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成为御史后,我怒喷建文帝 > 第897章 根本劝不住

第897章 根本劝不住(1/2)

    “好!”

    朱祁镇拍案而起,年轻的脸庞因激动而涨得通红:“朕要亲征!”

    这句话如同一道惊雷劈在乾清宫内。

    “陛下三思!”

    七位阁老齐刷刷跪倒在地:“瓦剌之事尚未查明,贸然亲征......”

    瞪了一眼王振,徐谦在心中大骂。

    这个死太监,乱出什么馊主意!

    就朱祁镇这个德性,能和先帝比较吗,瓦剌也比汉王强多了啊!

    身为首辅,他还不得不站出来:“陛下,臣建议慎重行事,时至今日,我大明兵多将广,只需调集九边中两至三镇的兵力,择一大将领军,定可将那瓦剌平定,陛下稳居京师,居中指挥便可或次大胜。”

    内阁都是站在徐谦这边。

    宣德年间,朱瞻基亲征,那是不得已而为之,自己登基时间尚短,虽有徐闻等一众老臣支持,但根基未稳,军中又有诸多朱高煦旧部。

    此时只有皇帝亲至,才能压住其他人的小心思。

    经过宣德年间的励精图治,现在大明兵多将广,哪需要朱祁镇以身犯险。

    “还请陛下三思啊,王公公所言太过冒进,京城还需要陛下的坐镇!”

    “既然把武国公调回来,那不如让他领军,以他的威望,瓦剌必定闻风而降。”

    此时朱祁镇才二十出头,正是年轻气盛的时候,阁老们的这番劝谏,激起了他的逆反心理。

    重重地拍了拍自己的龙椅,语气也变得重了起来。

    “依照列位的意思,是不是朕的能力远不够先帝,没有亲征的能力?难不成朕想出这口恶气,把瓦剌也先捉拿回来,亲自问罪也不行吗?”

    此等诛心之言,除非是徐闻亲自,才敢正面回答,你就是菜,没那个能力,换作徐谦也只能迂回答道。

    “臣等并非这个意思,无论锦衣卫做出什么举动,终归是我大明军队,瓦剌肆意屠戮之后,还没有一个交代,无论如何都是说不过去的,必须给你惩戒。”

    “只是如若此次亲征,须前往塞外,搜寻草原,一举歼灭瓦剌的主力,这些目的,绝非一朝一夕能够达成。”

    “我长兄武国公,配有瓦剌本地的逃奴向导,十次出击里面,能够一两次能够逮到瓦剌的主力就不错了,所以一旦开战,必为旷日持久的战斗。”

    “京师须陛下亲自坐镇,才能保证大明的长治久安,微臣是基于以上理由,才会反对御驾亲征,瓦剌虽然闹腾,但对于大明来说,不过是芥藓之疾,须臾可治,无需陛下出手,可能只要给瓦剌一份问罪文书,就能解决当前的困境。”

    经过一番介绍,朱祁镇更加不高兴了,今天瓦剌不强,那为什么不让我去剿灭,刷威望。

    在王振的引导下,年轻天子已经不满足于控制朝堂,他还有更大的野心。

    那就是超过自己的那些先祖,将大明的版图再次扩大,青史留名。

    此次亲征就是他迈出坚实一步。

    “徐首辅此番言论,是否前后矛盾,既然是芥藓之疾,但又说旷日持久,既然如此,那朕就更应该御驾亲征,方能调动全军积极性,让他们全力剿灭瓦剌,减少持久战带来的损耗。”

    朱祁镇说完,王振也跟着全力支持,甚至是煽风点火。

    “陛下亲政数年,国家蒸蒸日上,无不证明陛下英明神武,区区瓦剌,对陛下而言,处置易如反掌,尔等如此阻拦,是见不得陛下大展神威吗?”

    死太监在朱祁镇的发言基础上,又添油加醋了一番,这谁还敢阻拦,毕竟不是谁都是越王。

    “朕意已决!”

    朱祁镇甩袖转身:“太祖太宗能马上得天下,朕难道连个瓦剌都收拾不了?“

    “一切任由陛下决定。”

    几位大学士也知道,再说下去,少不了被扣一个欺君,乃至悖逆的帽子。

    只能言不由衷地应道。

    徐谦暗道一定要把父亲赶紧叫回来。

    皇帝年纪渐长,脾气也跟着见长,此等好大喜功,以后还不知道惹出什么麻烦来,必须老爹才能把他彻底压住。

    压服了这群碍事的内阁大学士,王振极为兴奋。

    平日里哪怕是靠着皇帝,想办点事情,这些老家伙们都要来多嘴几句,有时候甚至直接不给办,尤其是在徐谦手上,现在都快到了没有交换的筹码,徐首辅肯定会卡他的事情。

    现在好了,这种大义之事,看你们如何反对,只要自己和天子亲征胜利,将瓦剌一扫而空,声望将会达到一个顶峰,那时候倒要看看,还有谁胆敢反对自己!

    此次亲征就是自己的登天之路伊始。

    内阁达成一致后,此事被摆在了朝会进行讨论。

    新宣府距离北京城并不远,在大学士们和皇帝讨论之时,已经被瓦剌大批骑兵吓破胆的商人回来,描述了当时的场景,他们到的速度,甚至比还要调查一番,才敢报告的暗卫和宣府镇还要快一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