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汉末之开局拥有龙象之力 > 第216章 太平天王洪秀全,封王计出汉室亡

第216章 太平天王洪秀全,封王计出汉室亡(2/3)

解说道:“袁绍雄踞冀州,对幽州垂涎已久。封其为燕王,正好给予其出兵幽州之名。

    若封公孙瓒为晋王,吴狄怕是收到旨意的当日,便要尽起大军,来攻我洛阳。”

    尚让问:“照薛御史这么说,封吴狄为魏王,岂不是要引得袁绍来攻?”

    薛崇笑着道:“吴狄素有野心,且不小。若封其为魏王,有他在侧,则袁绍必不敢来攻我洛阳。”

    黄巢听到此,问道:“那便封吴狄为魏王、袁绍为燕王,公孙瓒为渤海王、刘虞为清河王。”

    此时,乔道清出言道:“大王,依臣下见,可封吴狄为赵王。”

    不待黄巢发问,乔道清继续说道。

    “大王进入洛阳之后,对世家、士族、豪强的抑制之举,已然是站在了世家、士族、豪强的对立面。至此诸侯争夺天下的乱世,没有盟友,是不行的。

    吴狄崛起于行伍,在云州所行之举,已然与世家、豪强对立。这与大王抑制世家、士族、豪强之举,颇为相似。所以,臣下以为,大王可将其引为盟友。

    若封吴狄为赵王,一能替其正了对云州、并州的掌控之名,二能稳住其心。

    再遣使去拜见吴狄,约为盟友。如此大王,便可不必担忧北边各路诸侯。”

    乔道清的一番话,众人听后也觉得可行。

    最后,黄巢决定,封吴狄为赵王,引其为盟友。

    在敲定了北方几个诸侯的王号之后,黄巢与几人便商讨其西边几路诸侯的王号。

    经过一番斟酌,决定封董卓为蜀王、杨坚为凉王、刘焉为关中王。

    意在让这三家斗起来。

    接着商议其余诸侯的王号。

    宗旨只有一个,那就是降低汉室的影响力,让各路诸侯相互斗起来。

    黄巢等人的结束后,这大汉天下,除了他黄巢这个摄政王之外,又多出了九个一字王,十五个两字王。

    于是,在洪秀全三人称王十日后,二十四道封王旨意,在使者的大张旗鼓宣扬下,快速传遍天下。

    九道一字王旨意:

    第一道:封吴狄为赵王,领骠骑大将军、并州牧职。

    第二道:封董卓为蜀王,领车骑大将军、益州牧职。

    第三道:封袁绍为燕王,领抚军大将军、幽州牧职。

    第三道:封曹操为郑王,领中军大将军、豫州牧职。

    第四道:封袁术为徐王,领上军大将军、兖州牧职。

    第五道:封杨坚为凉王,领下军大将军、凉州牧职。

    第七道:封陈友谅为宋王,领左军大将军、徐州牧职。

    第八道:封李自成为淮王,领右军大将军、扬州牧职。

    第九道:封钟相为越王,领前军大将军、交州牧职。

    十五道两字王旨意:

    封刘焉为关中王,领镇西将军职;

    封马腾为金城王,领安西将军职;

    封刘虞为清河王,领镇北将军职;

    封公孙瓒为渤海王,领安北军将军职;

    封安禄山为广阳王,领平北将军职;

    封窦建德为常山王,领镇东将军职;

    封韩馥为河间王,领安东将军职;

    封袁遗为东海王,领平东将军职;

    封刘宠为汝南王,领平西将军职;

    封陶谦为下邳王,领安国将军职;

    封朱儁为彭城王,领镇国将军职;

    封刘渊为长沙王,领辅国将军职;

    封刘表为南海王;领镇南将军职;

    封赵匡胤为郁林王,领安南将军职;

    封孙坚为襄阳王,领平南将军职。

    随着二十四道封王旨意传遍天下的,还有各诸侯麾下文武的太守任命书。

    各诸侯麾下文武,均被任命为外州的太守。

    黄巢这样做,完全是抱着有枣没枣,先打一杆子的想法。

    万一真有枣呢。

    不得不说,这一次,黄巢是真的将大汉的天,捅了个窟窿。

    一日之间,连封二十四王。

    还真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这让刘氏的威严、脸面扫地,更是让至高无上的的皇权,跌落到了深渊。

    黄巢的这封王之计,让本就摇摇欲坠的刘汉皇朝,一朝崩塌。

    随着旨意逐一送到各诸侯手中,天下哗然。

    不少忠心于汉室的人,捶胸顿足,痛哭流涕。

    更有不少的野心家,纷纷暗中行动起来。

    正是:封王一计天下乱,从此皇权坠神坛。

    长安的杨坚、杨彪、杨素三兄弟在收到旨意后,神色各异。

    杨彪望着洛阳方向,神情落寞,泪流满面。

    望着神情落寞的兄长,杨素与杨坚纷纷宽慰。

    片刻后,杨彪才缓缓道。

    “二弟、三弟,大汉自高祖建立以来,虽有王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