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苏辰安的科举之路 > 第434章 雨夜护提

第434章 雨夜护提(1/2)

    与此同时。

    沧澜江的浪头拍在新建的鱼嘴堤上,溅起的水花混着雨水浇了苏辰安满头满脸。

    他抹了把脸,手中的火把在暴雨中顽强不熄,照亮堤坝上蚂蚁般忙碌的人群。

    \"大人!上游观测点来报,洪峰还有两个时辰就到!\"

    工部主事杜衡扯着嗓子喊,声音仍被风雨撕得破碎。他指向堤坝中段,\"那段新浇筑的水泥还没干透...\"

    苏辰安已经大步冲向险段。雨水顺着他的蓑衣缝隙灌进来,官服早湿透了贴在身上。

    他蹲下身,指尖按在水泥表面——还好,核心层已经硬化。

    \"取毛竹来!\"他朝身后吼,\"要整根的,越多越好!\"

    当三十根碗口粗的毛竹被扛来时,苏辰安已经用炭笔在堤面画出标记。

    \"每三尺打一根,斜插进江底!\"

    他抢过铁锤,亲自示范如何将竹竿夯入淤泥。

    这是他从现代抗洪经验中学来的——毛竹柔韧性强,能分散水流冲击力。

    \"大人,让小的来!\"

    一个赤膊汉子挤上前。

    苏辰安认出这是当初质疑水泥的渔夫老赵,此刻他胳膊上还缠着参与筑坝时摔伤的布条。

    \"一起!\"

    苏辰安把铁锤塞给他,自己扶住竹竿。两人配合着,在暴雨中硬是将十八根毛竹钉成一道弧形屏障。

    浪头打来时,毛竹发出令人牙酸的\"吱嘎\"声,却牢牢护住了未干的水泥。

    临时搭建的粥棚里,姚飞雪正带人熬煮第五锅姜汤。

    她纤细的手腕被热气蒸得通红,却仍坚持亲自掌勺。

    \"多放些红糖,\"她对帮厨的农妇说,\"汉子们泡在冷水里,最耗元气。\"

    当初的高门贵女,眼下打扮朴素,眉眼之间也尽是疲惫。

    能做到这一步,两个小丫头打小就跟在自家小姐身边,哪里见得小姐吃过这样的苦。

    可这样明明朴素,一点也不光鲜亮丽的小姐,此刻身上,竟然散发出故爷一样的万丈光芒。

    她们既心疼,又觉得无比的自豪,京城中的哪个贵女,能够做到像自家小姐这般。

    灶台旁,刘氏正麻利地揉着面团。

    好久没过惯苦日子,如今手上的动作都没有那么吃劲了。

    \"雪儿,您歇会儿。”刘氏心疼地劝道。

    \"娘,我不累。娘,你才是要赶紧下去歇着的才对,这边都忙活的差不多了。\"

    一听这话,刘氏哪里愿意。

    “傻孩子,你们都在这里忙活,我在家中如何能够歇得下。”

    刘氏头也不抬,\"我儿在堤上拼命,当娘的难道连锅铲都拿不动?\"

    她突然压低声音,\"雪儿,你去看看辰安...他昨儿个咳了几声...摸着应该是感染了风寒。\"

    姚飞雪的手一抖,姜汤洒在裙摆上。她强自镇定地解下围裙:

    \"娘放心,早上出门的时候,我就已经叮嘱夫君喝了一碗风寒药,我这就去看看他好些了没。\"

    刚出粥棚,就撞见苏大壮带着一队青壮回来取工具。

    浑身泥水,却精神抖擞:\"儿媳妇别怕!咱这堤结实着呢!\"

    他拍着胸脯,\"刚试过了,拿铁锹都砸不坏!\"

    成功的度过了第一次暴雨来袭,所有人的心中都狠狠的松了一口气。

    雨后初晴,苏辰安带着百姓登上光秃秃的北山坡。

    他指着山脊上被雨水冲刷出的沟壑:\"泥沙就是从这些冲沟流入江中,日久便淤高河床。\"

    \"大人,这荒山种啥都活不成啊...\"里长愁眉苦脸。

    话音未落,苏辰安已从背篓里取出几株怪模怪样的树苗:

    \"这是改良过的紫穗槐,耐旱固沙。根能扎进岩缝,叶子还能肥田。\"

    他亲自示范种植:先挖深坑,垫层碎石利于排水;

    再混入特制营养土——正是用水泥作坊的废料配的。

    最后用草绳缠住树苗防风,远看像给小山包打了无数补丁。

    \"都看明白了?\"苏辰安直起腰,突然剧烈咳嗽起来。

    姚飞雪慌忙扶住他,却摸到背后嶙峋的肋骨——这一个月,他瘦了整整二十斤。

    \"大人先歇着!\"老赵抢过锄头,\"俺们要是连棵树都种不好,还算什么沧澜儿女!\"

    众人哄笑着散开,漫山遍野响起\"咚咚\"的刨土声。

    金家主站在远处的官道上,望着这热火朝天的景象。

    身后传来马蹄声,卢氏家主阴沉着脸走近:\"金兄真要捐那五万两修堤银子?\"

    \"不然呢?\"金家主苦笑,\"你还没看明白?\"

    他指向山坡——几个穿金家服饰的工匠,正手把手教农民用水平仪测坡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