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华娱,辉煌璀璨 > 第18章 复工

第18章 复工(1/2)

    师父的精气神随着母亲而去。

    治丧诸事,由李雪健老师和李元青来操办。

    八天后,于蓝遗体告别仪式在北京八宝山大礼堂举行。

    师父头上的白发比八天前更多了。

    大厅里摆满了来自圈内好友、后辈敬献的花圈。

    还有业内重要的体制机构,也为表演艺术家送上挽联,礼送她最后一程。

    在告别仪式现场,旁边的大屏幕有于蓝的生平介绍,于蓝曾在采访中表示希望大家忘掉她这个人,希望大家能永远记住江姐和江姐精神,这是这位老艺术家身上有最纯朴的革命情怀。

    礼堂内循环播放着田壮壮执导的纪录片《德拉姆》选曲。

    田壮壮没有后代,视李元青这个徒弟如同儿子。

    因此,李元青捧起了于奶奶的遗像。

    站在于奶奶盖着党旗的遗体旁,低着头,一言不发。

    看着文联会长铁凝、电影家协会会长陈导明、田华、葛尤等人一一从老人家遗体身旁走过,献上一朵白花。

    最后与田壮壮握手拥抱。

    希望他节哀。

    十天后。

    国家电影局发布通知,在电影院各项防控措施有效落实到位的前提下,可于7月20日有序恢复开放营业。

    院线经理采访时表示。

    “电影院复工的消息在我们预期之内,7月初,业内就有消息说大概在中旬这个时间点复工,不过各大电影院准备复工已经筹备好几个月了,就等着最后的具体复工政策出台。”

    几部新电影随即宣布定档。

    《第一次的离别》出品方主动选择复工首日上映。

    这部电影实际上在2019年年初入围柏林电影节新生代单元,可惜被王景春咏梅分获柏林影帝影后以及李元青拿金熊的消息给遮蔽了光芒。

    但这一次,它的意义没人能够掩盖。

    【因影院复工后面临更大经营压力,需要新片放映,而《第一次的离别》愿为中国电影业的复苏贡献一份力量。】

    正因如此。

    李元青主动发起了一个话题#电影院开门了#

    主推这部以新疆男孩艾萨的生活为线索,讲述他和青梅竹马的好友凯丽之间动人的童年,以及他对母亲那份感人至深亲情的好故事!

    除了李元青。

    整个行业基本都动了起来。

    大家都明白,只有市场重新活过来,好日子才能回来。

    7月19日。

    一首名为《我想陪你看电影》的歌曲展望未来的片单,曲调朗朗上口,歌词魔性洗脑,视频播放量轻松接近2000万。

    歌词以人到中年的王老三和经常刷豆瓣的李小曼这两个影迷的视角,唱出了影迷与影院的故事,和对重回影院看电影的渴望。

    《我想陪你看电影》的MV被二十多位位明星和电影官微转发。

    更有几十位歌手选择翻唱。

    7月20日影院复工当天,微博上掀起了一股怀旧热潮。

    百家电影官微集体发声,以图文形式结合自家电影中的台词,共同表白电影院。

    特别是几部按照要求在7月20号重映的经典影片。

    《战狼2》、《哪吒之魔童降世》、《流浪地球》等等。

    每一个官微都给电影院写下了一封情书,情书的信纸是电影院的座位图,它们把心里的话一个字一个字镶嵌在每一个座位上。

    很多电影用影片中的经典台词或者电影本身的内核精神,助力影院复工的消息广泛传播。

    【谢谢你们一直坚守着这块阵地,今天,电影终于可以回“家”了。】——《红海行动》

    【因为在漆黑的夜晚,我们决定选择希望,所以曙光来临之时,喜悦如钻石般耀眼。】——《流浪地球》

    【约故人相见,看山河不变!】——《山河故人》

    【想和你一起,再看1000部电影。】——《误杀》

    确实有点肉麻,可电影院就是主流电影的阵地。

    现在必须要将观众哄回电影院。

    接着,还有超过120位艺人在微博上录制视频ID,分享了自己2020年的电影心愿,为电影行业复工加油助力。

    电影人们统一以电影开机打板的手势,寓意电影院重新启航重新A。

    效果当然还是有点。

    只不过大家已经窝在家里超过半年,同时复工的范围并非全国,而是在低风险区。

    因此,首日复工大盘仅为四百二十万华币。

    仿佛一下子回到了二十年前。

    但有钱进账,对院线、影视公司都是巨大利好!

    几家上市公司股价应声上涨!

    哪怕像华艺这种新片《八佰》要等到八月份才能上映的影视公司,股价也涨!

    李元青也回到公司开始布置电影上映的任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