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华娱,辉煌璀璨 > 第35章 科幻论坛

第35章 科幻论坛(1/2)

    李元青都没去《上海堡垒》的展厅,更没有就此片发表任何看法。

    奈何人家不愿放弃李元青和刘奕菲身上的话题度。

    暗戳戳借记者之口问了几个问题。

    “听说当初片方最想请的导演是李元青,如今李元青欣赏的科幻片导演郭凡已经用《流浪地球》证明了华国观众依然看好华国科幻,你认为你执导的作品能比肩《火星救援》或者《流浪地球》吗?

    你能成为继李元青、郭凡之后第三位受观众认可的科幻导演吗?”

    滕华涛尴尬一笑。

    “我希望华国观众对华国科幻能多一分宽容和理解。”

    其他话题一概不提。

    滕华涛也看了《火星救援》和《流浪地球》,《上海堡垒》与之相比。

    没有前者那般充满乐观主义精神,没有后者那般充满科幻人文关怀。

    《上海堡垒》的卖点只有男女主角在末日谈恋爱。

    男女主角还不是小演员。

    一个是顶流小鲜肉鹿寒,一个是电影咖舒淇。

    虽然两人很不搭,但只要粉丝接受就行。

    还有电影剧本是由原作者亲自动笔改编。

    这么看来比《流浪地球》更有诚意。

    毕竟李元青和郭凡都在公开场合说过原着很难改编,团队历时超过三年才完成,刘慈鑫仅是做了授权,他没有真正参与剧本改编,他认可专业的事由专业的人去做。

    但这毫无意外让部分科幻迷不满,总觉得电影《流浪地球》和原着风格存在割裂。

    滕华涛骄傲的表示,《上海堡垒》不存在这些问题,作家江南就在现场,他对电影剧本负责。

    同时,记者也问了舒淇,若是女主角换成刘奕菲,会不会和鹿寒更搭。

    毕竟舒淇比鹿寒大十四岁。

    刘奕菲只比鹿寒大三岁而已。

    这种问题对舒淇来说,应对起来太简单。

    “能和奕菲看起来般配的人只有李导,鹿寒当然也很帅,但他站在奕菲面前肯定没有李导站在奕菲面前更搭。”

    搬出李元青,自然让记者哑口无言。

    虽然这个影厅蹭了李元青和刘奕菲好几次热度。

    李元青宁愿和郭凡一起在论坛上讨论未来科幻,也不愿提及《上海堡垒》。

    今年毫无疑问是华语科幻大年。

    《流浪地球》四十六亿、《疯狂的外星人》二十二亿。

    这加起来就有接近七十亿!

    科幻这片蓝海正在被无数投资者看好。

    热潮未退,李元青谈得更多的却是“冷思考”,向未来“投石”探路远方。

    “什么样的科幻电影能被华国观众接受?

    现阶段应当尝试硬科幻还是软科幻?

    华国科幻电影应当如何进一步发展?

    我和郭凡等人也时常探讨这些。

    《流浪地球》当然很厉害,付出了这么多心血,这么多时间,取得这样的结果也是可以预见的。

    但这不代表其他影视公司能够轻易复制。

    甚至包括青奕公司内部也在想办法开发新的科幻IP。

    我也经常在看大刘、林夕等人的小说。

    目前考虑的备选小说有《球状闪电》、《全频带阻塞干扰》。

    都有不小的难度。

    这不只是投资方面会是天文数字,耗时、质量等等都要考虑进去...”

    郭凡的分享和李元青不同。

    他的观点是现阶段的华国科幻电影要建立让观众相信的世界观,注重文化内核和美学呈现。如《流浪地球》中,人类面临大危机时选择的是带着地球逃离,体现了华国人固有的对土地的深厚情感,此为文化内核。

    而且,他认为现阶段不能再拍软科幻了。

    “硬科幻是科幻电影的土壤,通过硬科幻慢慢和观众达成一个不会与科幻世界观较劲的协议,在此基础上,我们才可以埋下种子,有所收成。

    李导拍软科幻都是十七年前的事情了。

    那个时候大伙看个新奇,赶个时髦。

    而且,《彗星来的那一夜》更重要的部分是悬疑,科幻内容相对较少。

    现在的观众不太能接受类似混搭。

    让悬疑归悬疑,让科幻归科幻。

    我觉得这是华国其他导演可以努力的方向。”

    两人现在都算权威。

    整个论坛就是两人主场。

    最后他俩在结尾达成共识——华国科幻道路任重道远。

    行业还需建立标准、提高效率,通过更多的梳理和总结、讨论和反馈不断完善,科幻电影工业化之路才能走得更好更稳。

    论坛结束后。

    郭凡询问李元青有没有看《上海堡垒》,看过之后做什么评价?

    “还没看过,我对这个项目不太关注。”

    “当时片方第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