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中兴大明,从绞杀吴三桂开始 > 第999章 真实的郑氏集团

第999章 真实的郑氏集团(1/3)

    五华山,万寿宫,御花园,一处小阁楼里。

    阁楼中间,老辣稳重的卢若腾,也不敢再扯淡了,恭恭敬敬的,对着朱皇帝回道:

    “回禀陛下”

    “关于福建郑氏的情况”

    “刚才,老臣就说了”

    “臣等几个,从江浙南下的人,并非是核心机要人员”

    “大部分的情报资料,都是通过观察,打听,商讨出来的结果”

    、、、

    是的,为了避免误导朱皇帝,或是免得被猜忌,他还是要事先说清楚。

    他们江浙人,在福建并不受重用,不是核心成员,跟延平王有间隙,朱皇帝不要误会。

    现在,越来越多的事情,都在佐证一个事实。

    眼前的朱皇帝,是十分的忌惮郑氏集团,甚至是有点敌视。

    江南人,好不容易混进了朝廷,聪明的卢老头,肯定要撇清关系的。

    “福建郑氏”

    “他们的体系,主要有几部分组成”

    “核心军队,文官系统,钱粮税收,海贸收入等等”

    酝酿了一会的卢老头,看着背着身的朱皇帝,也就是不再拖拉了,开始正式汇报。

    反正,大江南的事情,该说的,不该说的,都已经扯淡完了。

    至于福建郑氏海盗集团,如实汇报即可。

    这玩意,他也不敢掺水,也没必要隐瞒,毕竟朝廷有锦衣卫,专职刺探情报的。

    “首先,是军队方面”

    “这个数据,是一直在变化的,没有一个定数”

    “也是老臣几个,慢慢摸索出来的”

    “军力巅峰的时候,应该是前年,也就是北伐之前”

    “全军上下,所有的精兵,有50多个兵镇,大概在8万左右”

    “精锐陆军,包括铁人军6千,盾牌兵8千,火枪兵3千,总数不会超过2万”

    “其他的,就是水师了,也可以叫水路两用兵,能水战,也能登陆作战”

    “但其陆上的战斗力,肯定不如前面的精锐陆军”

    “当然了,郑氏的总兵力,远不止这些”

    “水师,就还有大量的炮手,船夫,水手,丁壮,招募的扈从,雇佣兵等等”

    “据老臣估算,前年的时候,也就是巅峰时期”

    “郑氏的总兵力,应该是超过15万的,甚至有17万大军”

    “去年,北伐的时候”

    “郑氏的船队规模,就达到了5千余艘,战船战舰3千艘,运输船队2千余艘”

    “同样,大军的总规模,也达到了近15万”

    “包括军队10万左右,精锐5万,其他的都是后勤,将士们的家眷”

    “留守金夏两岛的军队,也有不少,大概在四五万,大小战船上千,用于防备鞑子偷袭”

    、、、

    头发须白的卢老头,说起郑氏的军事,那是一个流利,侃侃而谈啊。

    没错的,崇祯朝的时候,他就是兵部郎中,后面干了隆武朝的兵部尚书。

    对于郑氏的军队,船队舰队,军队战斗力,肯定是优先研究的,且研究的比较透彻。

    之前,说那么多,其实都是谦虚之言。

    毕竟,当初的隆武王朝,朝廷的大军阀,就是郑氏集团。

    身为兵部尚书的卢老头,干了一辈子的兵部,怎么可能不清楚啊。

    同时,他也根据去年的北伐之战,再一次的印证,自己对郑氏实力的猜测。

    巅峰时期,就是北伐之前,总兵力15万左右,精锐8万左右,其他的,都是乱七八糟的杂牌军。

    同样,真正的陆战精锐,也不多,仅仅2万左右,其他的都是水陆两栖兵。

    战船呢,那就多了,参与北伐的,留守厦门的,负责贸易的,加起来肯定超过5千了。

    同样,运输船队,运兵船,补给船,探哨船,加起来的话,也是差不多数量。

    所有的船只,大大小小,战船运输船,可能要达到上万艘。

    “北伐大战”

    “主要的战役,是镇江之战,南京之战,两次崇明岛之战”

    “三败一胜,其他的边边角角,聊胜于无”

    “所以说,这一场北伐之战,郑氏伤亡不小,算是伤筋动骨的”

    “尤其是南京之战,真正的陆军精锐,甚至是伤亡过半”

    “九个大将,甘辉、万礼、林胜、陈魁、张英、蓝衍,副将魏标、朴世用、洪复”

    “要么阵亡,要么被俘,延平王身边的,户官潘庚钟,仪卫吴赐,也力战身亡”

    “铁人军,伤亡过半,经过半年多的修养,也就回到战前的一半,仅有3千人”

    “总的来说,北伐过后,现在郑氏的实力,已大不如前了”

    “主力大军,也就是常备军吧,大概在5万左右”

    “其中,陆军不会超过1.2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