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中兴大明,从绞杀吴三桂开始 > 第995章 郑氏江南人

第995章 郑氏江南人(2/3)

为韭菜炮灰。

    “嗯”

    阁楼上的朱皇帝,盯着湖中的郁金香和虞美人,头也没有回,仅仅颔首嗯了一声。

    昆明就是好啊,尤其是皇宫,二月的天,也能看到不少花丛,美不胜收。

    “徐孚远,沈佺期”

    “叶翼云,王忠孝,辜朝荐”

    “闽安侯周瑞,忠匡伯张进,荡湖伯阮骏,总兵陈文达”

    “这些人,或是别的忠臣志士,朕都记下来了”

    “你也找机会,给他们透点口风”

    “朝廷一旦东征北伐,也就到了重用他们的时候,别让朕失望了”

    、、、

    脸色平淡,口气平缓,好似这一切,都在朱皇帝的预料之中。

    心中却是腹诽不已,这个老滑头,不愧是江南的政治代言人。

    好好的汇报工作,竟然夹杂着,一大堆的私货干活。

    文的,武的都有,等同于名单名册。

    当然了,两人都是千年的狐狸,都能很默契的交流,知道彼此交谈的核心所在。

    朱皇帝需要大量的文臣,正统的大明读书人,去平衡内朝的格局,打破大西南派系的垄断。

    至于武将方面,朱皇帝倒是没多大需求,能用则用吧,关系不大的。

    反正,郑氏海盗集团,都是小编制军队,都督总兵遍地走。

    大头兵,只有几百上千人,撑死不到2千。

    老狐狸卢若腾,同样是如此,需要在朝廷里,站稳脚跟。

    没入朝之前,他只知道,大明朱皇帝很年轻,带兵打仗很能干,大西南朝廷势头不错。

    入朝之后,真正了解实力以后,他才知道,是真正的小觑了。

    不出意外的话,现在的大明王朝,是朝廷南渡以来,最强盛的王朝,尤其是军力方面。

    所以说,这样的朝廷,大江南人,是必须参与进去的。

    一刻都不能耽误,比当初的张苍水,更是急切迫切。

    说实在的,今天的朱皇帝,即便是不找卢若腾。

    身为大江南的政治代言人,他也会找机会。

    私底下,好好奏报一番,推荐江南人,以便将来对抗大西南派系。

    “咕噜、、”

    听到朱皇帝的许诺,一直低着头的卢若腾,眉头暗喜,拽紧衣袖,猛吞口水啊。

    没错的,朱皇帝的随从,都离的比较远。

    但是,老辣的卢老头,不敢有一丝的放松,以免被人窥探出端倪。

    同时,心中更是炸裂,前面的朱皇帝,当真是够狠够果决,野心勃勃。

    这还没有东征北伐呢,就想掏郑氏的根底,挖走鲁王的旧臣旧部。

    要知道,现在的福建省,可是战云密布啊,随时能爆发战略大决战。

    年纪轻轻的朱皇帝,倒是坐的稳,端得住,慢条斯理,坐看福建陷入搏杀困境。

    “陛下圣明”

    “老臣谨遵圣命,铭记于心”

    “老臣也知道,东征北伐是大事”

    “联络福建那边,需要注意分寸,以免走漏消息”

    、、、

    之前,就说了,福建郑氏,跟大江南那边,鲁王旧部,一直存在间隙。

    历史上,也是如此。

    整个福建明郑政权,其实就是郑氏海盗集团,核心还是福建人。

    自家事,自己知。

    福建郑氏,跟隆武王朝,鲁王监国政权,龌龊太多了,根本扯不清,更是不敢重用。

    说句不好听的,鲁王监国,去大位南下福建,屈居金门岛,最后也是死的不明不白。

    单凭这一点,福建郑氏,就很难得到江南人的忠心忠诚。

    所以说,老辣稳重的卢若腾,即便是联络福建那边,曾经的鲁王旧部,也是得留一万个心眼。

    “对了”

    “还有一事”

    “老臣也准备写信,传回江南的旧港侯,黄宗羲”

    “联络大江南的世家大族,豪商大户,筹备一些粮草,以备朝廷东征急用,调用”

    “至于,这个数量,老臣不敢保证”

    “但是,几十万石米粮,上百万的饷银,应该问题不大的”

    “当然了”

    “那些都是老相识,心怀故国,对朝廷忠心不二”

    “老臣,旧港侯,也会小心谨慎,不露一丝口风,以免打草惊蛇”

    、、、

    噼里啪啦一大堆,得到朱皇帝承诺的卢若腾,也要使劲了。

    最近的一系列廷议会议,朱皇帝都说的很清楚了。

    将来的东征北伐,分两路大军,陆路走湖广,水路走福建浙江,直接杀入大江南。

    这里面,水师最关键,直接掏了满清鞑子,在大江南的腹地心脏位置。

    当然了,其中的风险不小,粮草后勤,更是重中之重。

    毕竟,大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