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的,现在的中缅甸,上缅甸,阿拉干,都是大明的地盘了,将来也必须是的。
朱雍槺现在是皇帝了,不能,也不会允许自己的将军,为了保存实力,做出弃城而逃的事件。
一个戒备森严的城池,有3千精锐兵马,再加上丁壮民夫,至少也有七八千人。
对方要想攻破城池,至少得耗费五六千伤亡,甚至是上万,才能攻下城池。
更何况,这是国境线,耗费巨大伤亡的敌国,才会胆寒,害怕,不敢小觑大明王朝。
“陛下圣明”
“老臣遵旨”
“臣等遵旨”
、、、
三个兵部巨头,骤然听到这种口谕,脸色一禀,内心巨震,忙不迭地的躬身领旨。
不单单是他们三个,左边的一众重臣,也是脸色微变,咬牙低头不敢作声。
是的,在他们的印象里,朱皇帝很少下这种军令,要么守住,要么死绝,太狠辣了。
尤其是张佐宸,龚铭,扶纲,龚彝等等,一众朱由榔的旧臣们。
这帮老杆子,同时想到了吉大君王朱慈煊,担心朱由榔绝嗣啊,但又不敢出头反对。
是的,在武夫皇帝面前,还没人胆敢,试探朱皇帝的宝刀,是否锋利。
理由太充分了啊,朝廷下圣旨,这才是正常的大明皇帝,严禁军队溃败,杜绝溃逃。
谁反对,朱皇帝都能拔刀砍人,义正言辞,正大光明。
“不用多礼”
“继续听着”
龙座上的朱皇帝,冷着脸,不在乎他们的想法,摆了摆手,继续下口谕:
“当督城,岐山侯,孟苍将军”
“告诉他们,当督西面的一众高山小国,更是复杂多变,得更加小心谨慎”
“尤其是那个沙舒贾,就是个炸弹,现在都不知道藏在哪里”
“莫卧儿的国王,奥朗则布,坐稳了王位”
“不是可能出兵,是肯定要出兵的,一定要弄死沙舒贾,至死方休,生要见人,死要见尸”
“所以说,现在的当督,甘泥,都得万分小心啊”
、、、
朱雍槺是大明的皇帝,奥朗则布,是莫卧儿的皇帝国王,号称蓝星的君主。
唯有一国之君,才是最了解帝王国王的。
他们肯定是不容许,自己的国家,出现有别的竞争者,谁出现就弄死谁,不死不休。
所以说,朱皇帝要下旨,让当督的驻兵,必须要小心,防范印度人的西征大军。
“因道侯”
说到这里,朱皇帝又想起来一件事,看向右侧的尚可喜,继续吩咐道:
“这样吧”
“这一次移民,你们先搞缅甸的西北部”
“朕记的,缅甸西北方向,也有一条亲敦江,可方便快速转运”
“记住了,”
“当督,格礼,甘泥等地”
“但凡出现过兵乱,闹事的村镇,全部迁走,活人都不能留了”
、、、
没错的,既然认定了,缅甸西北部,一定会出现战乱,甚至大战。
那朱皇帝就不客气了,先整顿内部吧,把那些不听话的缅甸人,全部迁走,竭泽而渔。
到时候,大明的军队,就可以放手一搏了,玩命杀敌,见人就杀,可毫无顾忌的杀。
闹事的杀,通敌的杀,冲进来的高山人,也杀,莫卧儿也不例外,杀到阿三胆寒。
反正,大明的军队,粮饷都是朝廷发下去的,不要指望当地的老百姓。
狠辣无情的朱皇帝,就是要提前挖坑。
杀到这些中南亚小国,莫卧儿鞑子,胆寒害怕,闻大明武夫,小儿不敢夜啼。
“咚咚咚”
老杀胚尚可喜,内心巨震,面露喜色,磕头如捣蒜,口中高呼道:
“陛下英明神武”
“末将尚可喜,谨遵圣命”
“末将知道怎么做了”
“要么做移民,要么就做死人,一个乱民都不能留”
、、、
没错的,这就是他的专项特长了,砍头剁首,杀人如麻。
朱皇帝为何重用自己啊,去搞这个百万大移民,还不是看中他的特长啊。
说实在的,所谓的移民,肯定会遇到一大堆麻烦,有很多的老百姓,故土难离,就会出现民乱的情况。
这时候,就得军队出马了,强行迁走,不听话的,只能动刀子,一户户砍过去。
“陛下”
“这个、那个、、、”
就在这时,礼部尚书程源,脸黑如炭,拧着眉头。
犹豫了一下,还是硬着头皮,缓缓站出来,想劝谏一下朱皇帝。
没错的,一个吉大港,一个当督方向,朱皇帝是要下死手了,血流成海的局面。
中南半岛的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