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中兴大明,从绞杀吴三桂开始 > 第793章 李晋王的甲鱼

第793章 李晋王的甲鱼(2/3)

,其实并不算宽裕,底蕴钱财,被掏空的差不多了。

    没错,豪横的李晋王,忠肝义胆,以前的积蓄,大部分用在亲信军队的粮饷支出。

    尤其在滇西,铜壁关的时候,打了败仗的晋王军团,又被岷王监国,卡住了一部分粮饷。

    所以说,仅仅靠朱皇帝的赏赐,皇后刘盈的分配月例,钱财用度上,李海岳是比较节省的。

    “呃、、”

    “爱妃,用心了”

    “酒水甜糯,入口醇香”

    “四菜一汤,色香味俱全”

    “尤其这个红烧甲鱼,食材新鲜,肉质肥美”

    终于填饱肚子的朱皇帝,狠狠灌了一大口果酒,打了一个长长的饱嗝,身心俱爽。

    再看向旁边,充满爱意,眼神琉璃的美少妇,心满意足的夸了几句。

    心中感叹不已,晋王府的嫡女,确实是不错,身材一流,人美又懂事,温柔体贴人。

    再有一点,这个美少妇,很懂得节俭,跟刘皇后差不多,严格执行朱皇帝的号召。

    是的,后宫有一些妃子,这方面就做的不是大好。

    黔国公府的小郡主,永昌杨氏杨狐狸,尚氏的两个美艳双胞胎。

    她们几个宫殿,就是典型了,背靠豪横的家族,拥有雄厚的家族底蕴,有足够的陪嫁和钱财。

    当然了,两世为人的朱皇帝,肯定也不会刻意打压冷落,毕竟她们成长的环境不一样,讲究个排场问题。

    “对的”

    “这个甲鱼啊”

    “叫什么汉寿甲鱼,是湘湖那边的特产”

    “这种甲鱼啊,体薄片大,裙边宽而厚”

    “肉质纯正,细嫩鲜美,有嚼味,还有很高的药用价值,滋阴补肾”

    “黄州府的东璧先生,文林郎,就在《本草纲目》上,做了详细的介绍”

    提到这个甲鱼,美少妇李海岳,瞬间来了精神,挺起规模不大的双峰,兴致满满的介绍。

    没错,这就是家喻户晓的汉寿甲鱼,也是皇宫大内的贡品之一。

    甚至是,为了彰显自己的功劳,她还把大名鼎鼎的李时珍,都抬了出来。

    没错,这个李时珍,就是明末万历年间的大人物,有名的医学巨匠,被朝廷封为文林郎,四川蓬溪知县。

    刚好,李时珍也是湖广黄州人,当然会在他的着作上面,特意交代汉寿甲鱼,医用价值很不错。

    “半个月以前”

    “家兄奉陛下的谕旨,去了一趟常德前线”

    “临走的时候,家父特意交代了”

    “让家兄和兄弟们,多带了几箩筐甲鱼,全部送进宫里来”

    “家父说了,陛下宵衣旰食,励精图治,日夜操劳,得多补一补”

    “还特意交代,让妾身多煲汤,做一些甲鱼母鸡老参汤,调养陛下的龙体”

    “陛下啊,可以等一会”

    “宫里的御厨,正在煨汤甲鱼,稍稍晚一点,就是今晚的宵夜,让陛下品尝一下”

    猫有猫道,鼠有鼠道,各有千秋,每个后宫娘娘,都有自己的生存之道。

    这不,钱财不算充裕的晋王府,嫡女李海岳,就有自己独特的固宠手段。

    大朝会的前夕,李海岳趁着朱皇帝留宿,哭诉告发,李晋王被满清血滴子离间,流言满天飞。

    不出意外,爆发了锦衣卫和东厂的大窝案,把朱皇帝气的暴跳如雷。

    于是,为了给晋王府,前线的李晋王,后宫的李贵妃,三方一个交代,朱皇帝肯定要处置相关负责人。

    乖巧懂事的李贵妃,不忍心锦衣卫百户掉脑袋,更担心得罪锦衣卫,开口求情朱皇帝,不要杀锦衣卫的负责人。

    最后的窝案结果,就是死罪能免,活罪难逃。

    朱皇帝吩咐晋王世子李嗣兴,带着锦衣卫和东厂的负责人,去湖广前线,交给李晋王处置。

    同时,朱皇帝还特意吩咐,赏赐一些金银玉器,宫中御酒,带给前线的李晋王,略表愧疚心意。

    回程的时候,深感朱皇帝恩典的李定国,也让自己的儿子,带上几大箩筐,湖广的特产,汉寿甲鱼,送到女儿宫中。

    当然了,这是谁提出来的想法,就不得而知了。

    甚至是,李贵妃转述那些话,也不一定是李定国说的,他的脑子没那么活络。

    “哎”

    “晋王啊,朕这个老丈人呐”

    “国之重臣,国之栋梁,朕之股肱”

    “确实是古往今来,忠臣之典范,忠贞不渝啊”

    “身处前线,统领三军,抗击满清鞑子,死战老贼头洪老狗”

    “这个湖广大战,一打就是快半年了,劳苦功高啊”

    “说实在的”

    “今天,朕能安稳的坐在这里,陪你吃晚宴,老丈人才是大功臣呐”

    听完李贵妃的陈述,朱皇帝这个老狐狸,脸上也是微微动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