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在港版的《老鹰捉小鸡》中,游乃海韦佳辉和彭浩翔剧作三人组,因为一些显而易见的原因,从一开始就没打算走这个路数。
因此最终呈现出的是一个主角极强、配角服务于主角成长的结构。
主角谢家俊,其实是一个典型的爽文男主。
他虽然一开始愚蠢、冲动,但随着剧情的发展,他隐藏着的聪明、极具行动力,甚至还有不凡的心性,都在他身上体现了出来。
在剧情中,这人一步步的从原本的颠佬蜕变成大佬,更像是一本中国特色的反转打脸爽文,走的是“莫欺少年穷”的路数。
甚至让不怎么爱看书,文化水平不高的陈诺,当初在读剧本的时候,都觉得欲罢不能,一口气看完。
在这种设定下,主角的魅力天然地高于一切配角。就像《鹿鼎记》里的韦小宝,就是金庸老爷子写了一辈子的书,写到最后一部,终于大彻大悟之后,开始写爽文的结果。
正因这样,强有力的主角是一切情节的核心和关键,所以按照理论上讲,哪怕这一季的配角全死光了,下一季也能继续拍,而且收视率不会很受影响。
而这,其实才是让奈飞那边捏着鼻子接受的重要原因。
“罗芮,告诉你一个坏消息,泰德·萨兰多斯……那个白痴又开始在公司活跃起来了,到处造谣。”
“哦?他说什么了?”
“说我们的剧本十分单薄,就像一本儿童读物。男主角太过脱离现实,就像是童话故事里的主人公,顺风顺水,没有深度。而配角又全都是一些生面孔……他居然敢说我们只可能吸引那些陈的粉丝来看,无法吸引成年观众,根本不可能成功!””
“那个白痴。”
“是的,他真的是。亏得我以前还以为他很帅,我现在算是看清楚了他的真面目。他就是一个只会在别人背后嘀嘀咕咕的小人。我现在看到他我都想吐。shit!”
“里德知道吗?他怎么说?”
“里德肯定知道,因为泰德那个白痴逢人就讲,但是里德没有说什么,嗯,我觉得里德应该还是信任你的。”
“……”
“罗芮。”
“什么?”
“我没看过剧本,泰德·萨兰多斯那个白痴说的是真的么?”
“……哈哈,怎么可能?好了,我得去片场了,丽莎,早点休息吧。”
“那好吧bye。”
“bye。”
这一个早上的电话,让罗芮·艾斯纳带着翻译和助理来到片场时,心情极为不好。
虽然她表面依旧维持着一贯的礼貌,微笑着与工作人员打招呼,但公司里的消息却像一块沉甸甸的石头,死死压在她心头。
泰德·萨兰多斯说的话,准确命中了她心里一直不愿面对的一个隐忧——
像谢家俊这样的主角,在欧美当前的大热剧集中,的确是极其罕见的存在。
他没有道德困境,也不经历心理创伤,没有死个妈,也没有得什么绝症。这样的人设,几乎与当下欧美流行的主角背道而驰。
比如去年的大热剧《权力的游戏》,又比如《绝命毒师》,还比如《行尸走肉》的主角瑞克、《广告狂人》的唐·德雷柏,哪怕是偏轻松向,同样的智力型主角的剧集——像《生活大爆炸》或《犯罪心理》。
其中每一个主角,都设定了明显的人格障碍、社交障碍、情感缺陷或者家庭困境。
反正就没有一个好人。
而欧美观众的共鸣,看似正是建立在他们的不完美之上,被唤起了同理心。
可谢家俊不一样。
他聪明英俊而且善良,虽然脑瘫带来的后遗症也算是有病,但是相对于他身上诸多的优点,实在是不值一提。
说到底,这样的主角设定,就是一个从戏剧角度上看的“完人”。
这种主角,能引起观众的代入感和共鸣吗?
罗芮·艾斯纳其实并没有绝对的把握。
泰德·萨兰多斯说的,又何尝不是她心里深处,某个角落里的想法?
作为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院的高材生,她也是从小看莎士比亚长大,喜欢在书页之间体验那些复杂而深刻的人性挣扎的啊。
所以,她决定今天再次过来,亲眼再看一看。
“张导演,早上好。”
“早上好罗芮小姐。”
“今天准备拍什么?我能在这看会儿么?”
“这两天我们已经在拍第三集的最后一部分了,总算……当然没问题,您随意。”
通过翻译和导演交流了两句之后,罗芮·艾斯纳就搬了个椅子在一旁坐了下来。
过了一会儿,就准备就绪正式开拍了。
罗芮·艾斯纳跟张一谋一起,观看着监视器上的画面,同时透过翻译,了解各个角色的台词和正在进行的情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