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居评分榜第一名,让美国队长根本无法望其项背。
网友@zin_o在影评中写道:“这是第一部让我买IAX票连刷三次的电影,我觉得我的大脑都在电影院里升级了,他的精彩让我忘记了《阿凡达》,人类的梦境奇观大于潘多拉星球的震撼。新神诞生!”
而在Daum与GV的官方评分平台上,它的综合得分也一度冲上9.3分和9.1分,被韩国《京乡新闻》称为“这是一个梦境机器,但它却能让一整个城市的夜晚延迟入睡。”
此前在韩国宣传时因“无可奉告”而被争议不断的陈诺,此时彻彻底底再也无人提起他的无礼举动,甚至没有人还记得什么倒陈保陈。
在Dbsp;Inside电影吧论坛上,关于陈诺的讨论帖层出不穷,几乎每天都有热帖霸占首页:
“他不是在演戏,他不是一个20多岁的演员,我觉得他就是在梦境中度过了数百年的人。他的眼睛里有着沧桑的魅力。”——user_
“陈诺xi在雪地奔跑的那一刻,我突然抓住了这个男人的帅气。”——yong_
“我以前讨厌他,但现在我爱上他了。”——hyun_
“这才是演员,不是idol的那种电视剧演员,是天生属于电影的那种演员。全度妍的眼光很棒!!!”——moon_JK93
不少韩国网友开始自发整理他的过往作品剪辑视频,在YouTube上的相关片段播放量迅速突破百万。
而他之前新注册的那个Instagram账号的粉丝数,居然也在这些韩国人的助攻下,短短数日内暴涨至近接近50万,已经排在了金·卡戴珊之前。当然,比起200多万的贾斯汀·比伯,布兰妮·斯皮尔斯以及LADYGAGA还是有点差距。
在香港、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地,随着上映到第二周,《盗梦空间》的热度不仅没有消退,反而仍在持续上扬。
口碑的发酵之下,不少影院甚至开始加开凌晨场。
香港《明报》在社论中指出:“在这部电影里,观众体验到的不只是剧情的跌宕与特效的炫目,更是一种来自创作者深层意图的唤醒感——它提醒我们,电影依然可以思考,也依然值得我们在黑暗中静坐两个小时。”
马来西亚《星洲日报》则写道:“你以为它在讲述一个梦,它其实在替代你做梦。你以为你坐在电影院的椅子上,实际上你的世界被它带走了整整两个半小时。”
最后来到欧罗巴大陆,当盗梦空间的票房,在这里的几十个国家全部上映后,并在8月初累计达到3.5亿美元的时候,
欧洲的各大媒体纷纷开始重新审视这部电影带来的冲击——
“我们见证的不是一部电影的成功,而是一次全球电影工业的集体进化。是一次观众的集体狂欢,当一个观众第四次走进电影院看同一部电影,我们见证了一种新的电影消费模式的兴起。”
——《帝国》杂志。
“它的成功提醒了欧洲的电影人:观众比你想象的聪明太多。他们也愿意为了一部好电影给与更多。”
——《法兰克福汇报》。
与此同时,这时北美第二位,被很多人寄予厚望的《美国队长》,上映影院3832家,在首周取得9680万美元,还算不错的开局后,结果却在第二周,在许多影院里,把排片还给了《盗梦空间》,从而迎来了跳崖式下跌,仅收下5430万美元。
IDb评分6.9,烂番茄新鲜度79%,观众好评度74%。不少影评人表示:“故事过于传统,缺乏惊喜”。
第三位更让人唏嘘的,是本应成为话题之作的《猿族崛起》。
这一20世纪福克斯出品,成本高达9300万美金的科幻大作,结果在8月5日上映之后,首周末票房仅有820万美元,在今年目前所有新片中垫底,口碑全线崩溃,被评论界称为“年度最大灾难”。《芝加哥论坛报》讽刺道:“这不是猿族的崛起,而是编剧智商的陨落。”
最后则是曾经的王者《变形金刚3》,如今来到第7周的它,仅收260万美元,已经提前来到了上映的终点。
就是在这种情况下,迎来了2011年8月9日《盗梦空间》中国首映礼。
而实际上,在此之前的一两周时间里,整个中国互联网的影迷以及糯米们,已经如同正在剧烈活动的火山,喷射过许多次了。
ps:
本来想过个节休息休息,写个4000字混一混。
居然一口气写到4点,8000字。
求点双倍月票不过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