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崇祯:30年不上朝 > 第507章 南方有船

第507章 南方有船(1/2)

    崇祯闻言朗声一笑,伸手揉了揉定王的头顶:

    【好个‘欲共龙旗探九州’,志气倒是不小。】

    他语气里带着几分考较:

    “此刻舰队北上,航船皆是战鼓旌旗,渔笛未免显得太闲逸了些,若改成‘风传金鼓’,既合眼前水师出征的景,又添几分肃杀之气,你说如何?”

    见定王歪着头琢磨,崇祯又道:“还有‘一镜涵空’,似乎是写海之镜,却少了些海浪翻涌的动势。

    方才你不是说浪像银山吗?改成‘万峰涵光’,既见水色之亮,又藏波涛之伟岸,是不是更贴切?”

    定王眼睛一亮,拍手道:“父皇说的是!渔笛确不如金鼓有气势,‘万峰’寓浪比‘一镜’更壮阔!”

    崇祯看向郑成功,你要不要写一首。

    郑成功推出身侧的人:

    “陛下,他是王瑞恩,自小饱读诗书,是臣的伴读,让他来做吧!”

    崇祯看了看,知道郑成功在有意推荐此人,应道:

    “好。”

    王瑞恩谢了恩,目光先扫过桅顶的龙旗,又掠过远处战舰的帆影,沉吟片刻,朗声道:

    龙旆飘摇出海门,楼船十万拥乾坤。

    潮随御气分清浪,风助军声绕玉旛。

    已见鲸鲵潜远峤,行看日月浴北原。

    书生亦有乘桴志,愿效前驱靖海藩。

    诗句刚落,郑成功便朗声道:“这诗句句切题!‘潮随御气’写陛下亲征之威,‘风助军声’显水师浩荡之势,末句更见报国之心!”

    崇祯目光落在王瑞恩身上,见这书生虽面带青涩,眼底却有股锐气,不似寻常酸儒。

    “‘鲸鲵潜远峤’,用典准;‘乘桴志’,合时宜。” 他缓缓点头,“只是‘楼船十万’稍显夸张,不过,大明早晚会有十万战舰远洋八方。”

    崇祯笑了笑:

    “年轻人有锐气是好的。你既随成功在军中,便多看塘报、细辨军情,以军务为先,海疆万里,往后有的是让你施展才学的地方。”

    王瑞恩知道自己入了崇祯的眼,心头滚烫,再次谢恩。

    ***********************************

    数日后。

    郑鸿逵的登州水师出港,与船队会师,继续向北航行。

    ……

    旗舰上。

    两个身影对立。

    “陛下,辽南半岛这一片,是建奴正白旗的地盘,先前金獾率军入关被陛下杀的惨败,盛京的正白旗兵力损耗惨重,急缺人手抗衡贼酋小福林麾下两黄旗的势力。

    辽南这边的驻军被调回其腹地,帮金獾站台。

    前次登州水师袭击能轻易成功,正是借着辽南防务空虚的空子。不过这也警醒了金獾,近来已重新调派兵马南下,加强了辽南各卫所的布防。

    如今坐镇复州的建奴将领名叫哈奇隔,是金獾新近提拔的心腹。

    驻守金州的是蒙古人满都鲁,金州中左所则是投降的汉将孟乔芳驻防。”

    听着郑鸿逵的回报,崇祯微微颔首,暗自思忖:

    “金州中左所便是后世那处战略要地旅顺,扼守渤海咽喉,此番北上征战,此地势在必得。

    只是这个孟乔芳,此前从未在大明将官的名册中见过,倒像是个生面孔。”

    他转头问道:“孟乔芳此人之前也是大明的将领吗?”

    郑鸿逵应道:

    “孟乔芳曾是北直隶的副将,崇祯三年,时任建奴贼酋的金苍狼,攻克永平府,孟乔芳与知县张养初、兵备道白养粹、副将杨文魁、游击杨声远等十五人出降。

    后来王师反攻,建奴放弃永平,并屠杀城中百姓。白养粹、张养初等降官十一人遇害,孟乔芳与杨文魁、杨声远、陈此心得以幸免。

    孟乔芳随清军返回辽阳,被任命为乌真超哈牛录额真,也就是建奴汉军管佐领事。”

    崇祯四年,建奴设置了六部,任命孟乔芳为刑部承政、二等轻车都尉世职。

    崇祯九年,改任刑部左参政。十年,孟乔芳兼领汉军正红、镶红两旗梅勒额真,也就是副都统。

    崇祯十三年,孟乔芳随建奴包围锦州,与都统金砺一起攻克塔山城。改任镶红旗梅勒额真,因此孟乔芳成为汉军镶红旗人。

    前年,他因攻克前屯卫、中后所两城有功,加封为半个前程,也就是云骑尉。

    今年被派来金州驻防,防备登州水师。”

    崇祯对这个答案很是满意:“情报刺探的很好!这份情报细致入微,连哈奇隔是金獾新提拔的心腹都摸得清楚,看来,你动用了海商的力量。”

    郑鸿逵应道:

    “陛下明鉴。辽东地面上,所有汉人都是奴隶,都有主人严格管控,一举一动都在旗人主子眼皮底下盯着。

    大明军民进入建奴控制的地方,很快就会被发现,更别说打探情报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