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崇祯:30年不上朝 > 第493章 众人听封

第493章 众人听封(1/2)

    左侧站着的是福建总兵郑芝龙与瞿式耜,右侧则是何腾蛟与黄澍,四人虽神态各异,却都透着一股久经沙场的沉毅。

    “郑爱卿,” 崇祯声音沉稳有力,“此次你奉朕密旨,率领水师北上,短短月余便连下温州、宁波、松江等地,将盘踞在那里的贼军打得溃不成军,实在是功不可没。”

    郑芝龙闻言,连忙躬身行礼:

    “臣不敢居功,此乃陛下运筹帷幄,将士们奋勇杀敌之功。”

    崇祯微微颔首,继续说道:

    “更难得的是,你还将从南京逃散的数股贼军悉数歼灭,断了他们卷土重来的念想,保百姓免遭兵灾。这份果敢与周密,让朕甚是欣慰。”

    郑芝龙脸上露出几分愧色:“臣有一事需向陛下请罪。在宁波海战中,因风向突变,我军损失了三艘战船。”

    崇祯摆了摆手:

    “胜败乃兵家常事,何必挂怀?只要能荡平贼寇,些许损失不足为惜。待战事平息,朕自会命工部去福建,助你补充战船。”

    说完,崇祯将目光转向瞿式耜,目光中添了几分暖意:

    “瞿爱卿赋闲在家,竟能自散家财起兵,仅凭一己之力便赶走了当地的贼兵,守护了一方百姓的安宁,这份忠义,当赏。”

    瞿式耜躬身道:

    “臣身为大明子民,杀敌守土本就是分内之责。”

    他想起当初家乡被贼军围困,自己散尽家财招募乡勇时的艰难,心中感慨万千:“陛下明鉴,若不是百姓们同仇敌忾,臣也难以支撑到现在。”

    崇祯又是一阵赞许,道:

    “你还能与郑爱卿密切配合,主动出击,将从南京逃散到常熟地界的贼兵一网打尽,这份大局观,更是难得。”

    瞿式耜谦虚道:

    “郑总兵英勇善战,臣只是在旁略尽绵薄之力。”

    崇祯又转向另外两人。

    “何爱卿,黄爱卿,九江一战,你们以孤城之力抗贼,成为江南屏障,这份功劳,堪比唐代张巡、许远守睢阳,当载入史册”

    何腾蛟二人闻言心中一阵激动,道:

    “九江不失,全赖将士用命、百姓相助,臣等不敢独揽其功。”

    崇祯看着眼前这四位功臣,心中甚是欣慰。

    他站起身语重心长地说:“如今江南初定,还需众位爱卿继续努力,为大明镇守好一方州县,莫要辜负黎民百姓。”

    郑芝龙四人齐声应道:“臣等定不负陛下所托!”

    崇祯看着阶下四人,忽然朗声道:

    “郑芝龙听封!”

    郑芝龙心中一凛,连忙跪地:“臣在!”

    “你率水师北上,连克三城,歼灭逃寇,护得东南海疆无虞,” 崇祯语气凝重却带着嘉奖,“朕封你为太子少保、南安侯,赐蟒袍一袭。”

    太子少保是从一品荣衔,南安侯更是世袭爵位,这封赏远超寻常,郑芝龙激动的叩首:

    “臣谢陛下隆恩!臣此生必为大明镇守海疆,死而后已!”

    崇祯转而看向瞿式耜,声音稍缓:“瞿式耜,你如今虽无官身,却以布衣之身聚乡勇、守桑梓,朕加升你为南京兵部侍郎。”

    瞿式耜猛地抬头,眼中闪过惊愕。

    他被周延儒削职回乡时不过是从七品户部给事中,如今一跃成为三品大员,这简直是太隆恩无边了。

    他深吸一口气,跪地叩首:“臣,谢陛下再造之恩!”

    崇祯微微颔首,看向何腾蛟二人道:

    “九江防务吃紧,何爱卿和黄爱卿能在粮尽援绝时仍坚守不退,是为抗贼头功。

    加封何腾蛟定兴伯,擢升兵部左侍郎。黄澍为浙江按察司佥事。”

    兵部左侍郎是正三品,定兴伯是世袭爵位,浙江按察司佥事是正四品,何、黄二人的官职都像是坐火箭一般升了上去。

    二人又惊又喜,跪地叩首时声音都带着颤音:“臣定不负圣恩!”

    ……

    五日后。

    江北的一艘官船缓缓停靠在燕子矶码头,这是押解刘宗敏的船。

    船还未抛锚,岸边早已人声鼎沸。

    刘宗敏被押解到南京的消息,早就像长了翅膀般传遍江南。

    无数百姓从苏州、常州、镇江等地赶来,黑压压的人群挤满了码头石阶,连附近的山坡上都站满了人,人人伸长脖颈,要亲眼见这个祸害江南的贼酋。

    “来了!来了!”

    有人指着船头大喊,人群顿时像沸腾的水般涌动起来。

    当两名狱卒押着镣铐缠身的刘宗敏走下踏板,押入早已经准备好的囚车时,原本嘈杂的码头突然爆发出震耳欲聋的怒骂:

    “杀了他!”

    “剐了这个贼子!”

    骂声中,刘宗敏身上的囚服被唾沫和烂菜叶弄脏。

    他抬头扫视着人群,眼中闪过一丝狠戾,却被身后的狱卒狠狠按住了头。

    这眼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