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崇祯:30年不上朝 > 第454章 万里之遥

第454章 万里之遥(1/2)

    史可法的话像一道惊雷,在死寂的议事厅里炸开。

    众人先是一怔,随即眼中泛起异样的光。

    户部侍郎松开了揪着头发的手,指缝间还挂着几缕灰白的发丝,喃喃道:

    “是啊……陛下去年破李自成时,贼军战力何其锐。陛下带着300人冲进乱军七进七出。

    甚至,在阵前高呼‘随朕杀贼’,硬生生凭一己之力冲垮了闯贼的中军大阵,那才叫真正的雷霆之威!

    后来宣大和陕西,建奴的铁骑踏碎了多少明军,陛下不也领着京营和刘泽清等人的弱兵,多尔衮杀得几乎全军覆没。

    当时多尔衮的亲卫都被斩尽了,他本人骑着快马逃得连头盔都丢了,这等战绩,洪武爷以来也没几人能比啊!”

    高宏图捋着花白的胡须,浑浊的眼睛亮了几分:

    “陛下用了一个月时间,仅仅带了数千将士,就全歼献贼主力,把那献贼残兵赶到了云南瘴疠之地!

    陛下如此英武,怎会坐视南京陷落?”

    议事厅里的气氛陡然活泛起来,刚才还垂头丧气的大臣们纷纷挺直了腰杆。

    有人说起崇祯在京师铸造新式火器,有人提起到他安抚流民的手段,连最悲观的老臣都叹了口气:

    “若说这世间还有谁能救南京,怕是真只有陛下了。”

    可角落里突然传来一声咳嗽:

    “诸位大人,陛下神威自然毋庸置疑,可成都距南京万里之遥啊。

    就算陛下此刻发兵,兵马需从川北、川西集结,粮草、兵马调度需时,耗时十天半个月都是极快了。

    还有,即便大军轻装急行军,没有两个月休想抵达南京……

    万一路途上遇到大雨、滑坡等意外,拖上十几天很正常的。

    正常算来,纵使陛下已经启程,也要三个月之后才能抵达南直隶。”

    他的话像一盆冷水,浇得众人心里一凉,议事厅里刚燃起的热气瞬间消散。

    是啊,成都太远了。

    南京的粮草撑不过半月,即便紧着吃,也只能拖一个半月。

    再者城墙上的守军已疲惫到极点,说不定不等蜀地的援军进入南直隶,南京就已被闯军攻破。

    “那也比坐以待毙强!”

    史可法猛地一拍案几,

    “陛下破张献忠时,谁不觉得蜀道天险难越?谁相信献贼是一个月可平定的!

    咱们现在要做的,不是算日子,是守住城!多撑一日,就多一分希望;多杀一个贼兵,南京的百姓就多一分生机!”

    话罢,他转身走向门外,铠甲的铁片碰撞声铿锵有力,像敲在每个人的心上:

    “上城!作战!

    让闯贼看看,南京城里的文官,提笔能写檄文,提刀亦可取其性命!”

    这次,没人再犹豫。

    高宏图虽然老,亦是抓起墙角的长矛,户部侍郎素来文弱,此刻竟抢过亲兵的腰刀,紧紧攥在手里;

    连刚才唉声叹气的几个人,都跟着人流往外走。

    就算知道希望渺茫,就算明白可能等不到援军,此刻也得站在城头上。

    史可法说得对。坐以待毙是死,战死城头,至少能对得起身上的官袍,对得起南京城里的百姓。

    当然,即便到了这个时候。还是有有人生出小心思。

    有人开始思量在破城后怎么逃跑或投降,有人思索怎么暗通刘宗敏,博一个内应的身份;

    有人告诉家人掩埋银子,还有人看着史可法的头颅,准备在危急时刻用其头换自己的命。

    人心,素来如此。官场,素来如此。

    ……

    龙旗猎猎。

    崇祯跨坐战马,金盔金甲在阳光泛着耀眼的辉光。

    身后五千大军如一道黑色洪流,甲胄在阳光下泛着冷硬的光泽,刀枪雪亮得晃眼。

    雷骧营的老兵们肩扛着制式长刀,刀鞘上的铜环随着步伐整齐叩击大腿;京营的火铳手斜挎着装药的皮袋。

    马蹄翻飞,甲叶碰撞声紧凑如急雨,却听不到半句多余的交谈。

    只有传令兵的旗语在队列中无声传递。

    不论雷骧营还是京营的将士,皆是身经百战的老兵,冲过闯贼的阵营,破过建奴的铁骑,败过献贼的污秽阵。

    此刻每个人的腰杆都挺得笔直,眼神锐利如鹰,纵然背负着干粮与兵器,行进速度仍快得惊人,路边的树影飞似的往后倒退。

    途经州县时,百姓们皆跪在道旁。

    他们中有人见过崇祯入川时的仪仗,有人只听过这位“真武大帝”的传说,此刻见龙旗过来,纷纷高呼:

    “吾皇万岁!”

    “大明万胜!”

    赤诚的呼喊此起彼伏,有人望着亲卫们整齐划一的步伐,忍不住抹起眼泪 ,自乱世以来,他们太久没见过这样军容鼎盛的队伍了。

    绝大部分人都遭受过献军的蹂躏,看着这些队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