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崇祯:30年不上朝 > 第249章 京营斥候

第249章 京营斥候(1/2)

    索尼心里大喜:

    【本以为自己丢了粮草,损了三千多人马,会被定一个大罪驱逐出朝堂,甚至会沦为奴隶,没想到摄政王败的更惨,闯的祸更大!】

    【三四万主力丢了!】

    【粮草辎重也丢了!】

    【论起罪来,削去王爵都是轻的!去他妈的摄政王!】

    多尔衮看着索尼和拜音图二人脸上的精彩表情,叹息道:

    “此战本王罪过太大,本王再也不敢领军,现在,军权给你们二人!”

    拜音图闻言大惊:“不敢!奴才不敢!”

    索尼也在瞬间看出其中的凶险,这种兵败如山倒的时候,谁接手军权谁就要扛下所有罪责,他马上跟进:

    “奴才不敢,所有大事应该由摄政王决断!”

    多尔衮见以退为进之计成功,严肃道:“既如此,那本王便直接接管两黄旗的军务了!”

    索尼和拜音图一呆:“摄政王本就是大军统帅,两黄旗所有军务本就归摄政王统管!”

    多尔衮重新验证了自己的领导权,点了点头道:

    “你们传令全军拔营,趁夜行军!甩掉身后的明军。”

    ***************

    玉林卫。

    黄得功见一队夜不收自关外赶来,急忙下城去见,问道:

    “南边如何了?”

    “侯爷,陛下应该已经大败了建奴,建奴大军涌出榆林进入袄儿都司地界,不顾一切的往北逃!”

    黄得功大喜:

    “好,传令全军趁夜出关,去黄河东岸,堵住建奴北逃的路线!”

    “侯爷,这几天如此严寒,黄河估计即将被冻住!”

    黄得功自信道:

    “昨天斥候传回的消息是黄河水量不低,只有沿岸的地方被冻住,河中心尚未结冰!

    我们可以借此阻敌!”

    ***************

    另一边。

    多尔衮收了两黄旗的军旗后,趁夜急行。

    中途只短暂休息了三五次,成功与建奴后军和明军拉开距离。

    崇祯没有急着追击只有数千人马的正白旗,而是围追堵截后方的数万建奴主力。

    他知道,就算杀了多尔衮,盛京的济尔哈朗等满清勋贵也有再次南下的能力。

    但,若是绞杀了建奴主力,即便多尔衮天纵英姿,也会陷入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尴尬境地。

    此外,崇祯早已经传令黄得功带着京营阻击北逃的建奴,他相信大明靖南侯的军事能力——绝对会重创建奴正白旗。

    因此,三路明军在黄土高原上纵横驰骋,追杀四处逃窜的建奴,只要见到成建制的队伍,必然是一番穷追猛打。

    建奴被杀的极为凄惨,数万建奴大军被迫化整为零,分成很多千人队甚至百人队,准备各自逃命。

    八旗子弟看着白茫茫的鄂尔多斯草原和毛乌素沙漠,面对缺衣少粮的境地,皆是胆寒,但想想身后穷凶极恶的尼坎大军,最终冲入了雪原,四散而逃。

    如果这是拍电影,应该配个音乐:

    “北风那个吹……雪花那个飘……雪花那个飘飘……年来到……”

    镜头切换到明军时,就换成另一个曲子:

    “你说那时马前方有白茫茫茫雪呀,山谷里有八色旗子在大风里飘扬……”

    我看见建奴在寂寞白色草原上飞,溃将穿过血一样红的余晖……”

    最后,将镜头给到书生打扮的顾君恩,他看着大胜的场景,激动的咏诵杜甫的诗句:

    “胡虏三年入,乾坤一战收。”

    最最后,镜头由远拉近,对准意气风发的崇祯,此时他策马踏着建奴的尸骨,举枪大喝:

    “宜将剩勇追穷寇!杀!”

    这句台词说完,沉稳的播音腔旁白就开始播报:

    “明崇祯十七年,顺军、清军在大明北方各省作乱,生灵涂炭,民不聊生。

    崇祯皇帝领兵亲征,经过半年的征战,收服顺军,重创清军,将困扰大明几十年的北方强敌逐出国土,取得了辉煌的胜利。

    成为大明中兴的开端!”

    旁白尾声,屏幕出现了三个字:

    【全剧终!】番茄的Ai插图,效果还不错。  *************

    黄河南岸。

    多尔衮率军日夜兼行,终于到达黄河岸边。

    此时的黄河沿岸全被积雪覆盖,见不到人迹,甚至,鸟兽的踪迹都难以寻到。

    眼中尽是白,耳中只有风声、水声和马蹄声。

    此时的场景就像歌里唱的那样:

    “建奴的黑骏马,

    向千里之外进发,

    马蹄哒哒哒,

    黄河水哗啦啦,

    要努力逃跑要回家,

    让生命开出最美的花,

    听大风不停刮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