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我的父亲是曹操 > 第111章 新钱(2)

第111章 新钱(2)(1/2)

    “这是?”

    贾诩的目光,定格在一处时,他的眉头微蹙起来。

    “这是新式制钱的铜钱分类。”

    殷观上前,介绍起来,“适才公子及诸公所拿,是新式制钱的铜钱最小面值,一枚即值一钱。”

    “而新的铜钱分类,除了一钱外,还有五钱,十钱,二十钱,五十钱四类,这构成了铜钱的主要面值。”

    这……

    贾诩、阎象、娄圭、袁涣一行的表情皆变。

    “根据钱监这几年的汇总,于民间日常采买而论,仅靠五铢采买,其实是有很大不便的。”

    看出几人的神态变化,曹昂拿起一枚铜钱,入手较重,“像购置粮盐、布匹这些,往往要带上不少,经商贾的查验后,才能完成交易。”

    “这对民而言,对商而言,其实都是比较不便的。”

    “而牵扯到售价更高的,往往就需要背着,车运,暂不说这会带来多少不便,仅是这期间的安全,都是无法得到保证的。”

    别看曹昂从南阳开始,就对治下进行剿匪荡寇,可这仅将规模较大的,给逐步的解决掉了。

    但是小股的流匪还是有的。

    治安,这是一个长期的事,不是说解决了一批,今后就不会出现了。

    这是不现实的事情。

    而除了小股流匪外,小偷小摸这类现象,在曹昂节制的荆豫徐扬四州是有的,即便各级官府不停在抓,可这不能代表没有新的出现。

    这还是曹昂在治下兴起各类大工,只要肯出力,就能得到果腹的粮食,不然的话这类现象只怕更多。

    “公子,这些制钱的铜料占多少?”

    娄圭掂量着一枚铜钱,表情正色道。

    自家公子说这些,他们是认同的。

    但是在五铢的基础上,搞出五钱,十钱,二十钱,五十钱这些,治下的一众群体是否认可,这才是关键啊!!

    如果不认可,那就是废钱。

    倘若强行推广,这不就跟董卓干的事一样了?

    要知道当初董卓铸币,品质还是不错的,可不知是何环节出现差池,最终导致小钱横行起来。

    这使不知几多身家受损,连带着五铢都受到影响,继而在多地形成以物易物之势。

    “这些制钱,铜占比在六成左右。”

    在曹昂的眼神示意下,殷观上前解答:“因为采取了新式铸币工艺,除了添加有锡铅以外,还添有别的金属。”

    “但牵扯到铸币机密,具体的占比配额,还有其他金属类目,观就不便对诸公讲明了。”

    “多久会生锈?”

    袁涣一听这话,直接挑明道。

    听到这话,殷观下意识看向曹昂。

    这问的都是要紧之处啊。

    “眼前这批制钱,是半年前定型的。”

    曹昂微微一笑,看向众人道:“期间经历了雨淋,水浸,日晒等,只有些许的生锈,稍稍打磨下就是诸公眼下拿的。”

    一言激起千层浪。

    贾诩、阎象、娄圭、袁涣他们不可思议的盯着所持各面值铜钱,要真像自家公子讲的那样,这制钱的品质是不错的!!

    “公子,那耗费……”

    一直沉默的贾诩,讲出了心中所想。

    “形成批量铸造,非但不会超额,相反还有盈余。”

    对贾诩所忧,曹昂是知晓的,故而直接挑明。

    曹昂为何想铸新币,是因为他瞄上了铸币税。

    这才是一切的根本。

    在这一时代下,仍是以铜本位为主的,按曹昂所想,他要逐步推动银本位,金本位,至于信用货币,这是太过超前的,是不符合国情的。

    按着曹昂的谋划,等到曹氏横扫不臣,将四分五裂的天下彻底一统,他所构想的新式制钱,要形成一定的流通规模。

    等到曹操坐上那个位置,就要着手开启过渡到银本位下。

    围绕这一核心所在,会有一应的政策推行,甚至还有对应的战争要打,毕竟在这片土地上,贵金属是相对匮乏的。

    想要推行银本位,首先要有充沛的金银铜矿料才行,没有这个作为支撑,一切都是空中楼阁,风一吹就垮掉了。

    而金本位。

    曹昂的预期,是等他坐上那个位置,到了统治的中后期,也就是说,至少他登基二十载,或更长些以后,会根据当时的国情,看是否要过渡到金本位上。

    如果国情允许,那他就推动此事。

    要是国情不允,那他就筹谋此事,以叫后继之君负责此事。

    等到金本位定型了,运转起来了,不说多,只要良好运行数十载,那么曹昂构想的币制改革,才算告一段落了。

    “公子,新式制钱牵连重大,在这件事上,象还是恳请公子能慎重对待。”阎象沉默了许久,抬手朝曹昂作揖行礼。

    “荆州在公子的治理下,早已远超刘表牧守时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