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强大的夏军面前,有缗氏终于难以支撑。他们的防线逐渐被突破,部落领地被夏军占领。有缗氏的首领虽英勇奋战,但最终战死沙场,有缗氏宣告灭亡。
有缗氏灭亡后,其残余贵族四处溃逃。他们深知夏朝已容不下他们,为了寻求庇护,纷纷投靠商联盟。
此时的商联盟,正在薛城积极筹备着各项事务。杨逸得知有缗氏残余贵族前来投靠,心中大喜,亲自率领众人打开城门迎接。
杨逸站在城楼上,看着狼狈不堪但又带着期待的有缗氏残余贵族,高声说道:“诸位放心,商联盟定会庇护你们。”
“”夏朝残暴无道,姒杰更是昏庸至极,有缗氏的遭遇,便是夏朝暴行的又一铁证。我们商联盟愿与诸位一同,对抗夏朝的暴政。”
有缗氏残余贵族们听后,纷纷跪地谢恩:“多谢君上收留之恩,我等愿为商联盟效力,与夏朝势不两立!”
杨逸扶起众人,脸上露出满意的笑容:“好,有诸位相助,我们商联盟如虎添翼。待时机成熟,便是我们推翻夏朝之时!”
杨逸将有缗氏残余贵族妥善安置后,立刻召集长老们商议。他兴奋地说道:“有缗氏的加入,不仅壮大了我们的力量,更让我们对夏朝的情况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如今,我们一方面要继续寻找和培养商汤的人选,另一方面要利用有缗氏提供的情报,加紧筹备对夏朝的战争。”
这时,一位长老面露担忧之色,说道:“君上,我们接纳了有缗氏残余贵族,夏朝必定有所察觉,倘若他们以此为借口,对我们发动全面战争,该如何是好?毕竟目前我们还未准备充分。”
杨逸微微一笑,自信地说道:“长老不必担忧。我们商联盟依旧对夏朝纳贡,向他们表明我们并无反叛之心。”
“”在他们看来,夏朝与姒杰是两码事,我们尊重夏朝的正统地位,只是反对姒杰的暴政。如此,既能稳住夏朝,又能暗中积蓄力量。”
众长老听后,纷纷点头称是,对杨逸的智谋深感佩服。
商联盟一边继续着对38岁男子的筛查与培养,一边利用有缗氏提供的情报,对夏朝的军事部署、山川地形等进行详细研究,制定着周密的作战计划。
而表面上,商联盟的贡使依旧定期前往夏朝,献上丰厚的贡礼,维持着与夏朝表面的和平。
在夏朝这边,虽然成功灭掉了有缗氏,但也付出了惨痛的代价。国内经济因连年战争而濒临崩溃,百姓对姒杰的不满情绪达到了顶点。大臣们忧心忡忡,却又无计可施。
关龙逄看着破败的国家和疲惫的百姓,再次进宫劝谏姒杰:“吾后,如今夏朝已满目疮痍,百姓苦不堪言。”
“灭掉有缗氏虽暂时震慑了其他部落,但也让我们树敌更多。还望吾后能以天下苍生为重,停止征战,休养生息,恢复夏朝国力。”
姒杰此时也有些疲惫,但他依旧嘴硬道:“关老,本后此举皆是为了夏朝的未来。商联盟野心勃勃,若不先下手为强,夏朝必危。至于百姓,待灭了商联盟,本后自会让他们过上好日子。”
关龙逄无奈地摇头,知道此时的姒杰已听不进任何劝告,只得退下。夏朝在姒杰的一意孤行下,继续朝着危险的边缘滑去,而商联盟在杨逸的带领下,正厉兵秣马,准备迎接与夏朝的最终对决。
与此同时,在民间,百姓们对战争早已深恶痛绝。一位老者看着荒芜的农田,无奈地叹息道:“这连年的战争,何时才是个头啊?家里的青壮年都被征去打仗了,地也没人种,日子越来越难过了。”
旁边一位年轻人气愤地说道:“都是夏桀(此时民间也受商联盟舆论影响,称姒杰为夏桀)的错,他只顾自己的野心,不顾我们百姓死活。”
民间的怨言如同星星之火,随时可能引发更大的动荡。而夏朝朝堂之上,大臣们各怀心事,有的试图再次劝谏姒杰,有的则在暗中为自己寻找后路。夏朝内部人心惶惶,局势岌岌可危。
而商联盟这边,杨逸在与有缗氏残余贵族的交流中,获取了许多关于夏朝军事部署和内部情况的重要情报。他根据这些情报,重新调整了商联盟的军事战略,精心布置着每一个细节。
“我们要利用夏朝内部的矛盾和疲惫,先从边境入手,逐步蚕食夏朝的领土。同时,继续加强对人才的培养和选拔,一定要找到那位能带领我们走向胜利的商汤。”杨逸在军事会议上对将领们说道。
将领们纷纷领命,商联盟的军队开始进行针对性的训练,为即将到来的与夏朝的大战做着最后的准备。
在这个风云变幻的时代,夏朝和商联盟的命运如同交织在一起的绳索,越缠越紧,一场决定天下归属的大战即将拉开帷幕。
究竟谁能在这场残酷的博弈中胜出,是摇摇欲坠的夏朝,还是蓄势待发的商联盟?一切都等待着历史的裁决。
在商